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防范学生欺凌举报邮箱
相关内容列表
《云雀》
《忆读书》
《为学》
《童话般的太空城》
《门外有敲门声》
《美容新术》
《答谢中书书》
《藏羚羊跪拜》
《辛弃疾词三首》——《破阵子》
枣核
预初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诗歌的阅读
北京的胡同(教案)
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教案
谁感动了谁(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简案
《顶碗少年》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教学设计
《背影》教案设计
 
 
 

王顾左右而言他
2008-01-09  作者(来源):零陵中学 顾菁

教学目标
1
、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2
.了解古人在应对中闪避的技巧。

3
.培养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进行灵活应对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善于劝导、巧于对答的交际艺术,难点是在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的应变思维,使其懂得学以致用,根据具体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进行灵活应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 —— 289) 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最著名的论点是:民贵君轻

二、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结合课文注释,读懂文章内容并翻译。

三、学习类比说理的技巧

1
、孟子提出的三个问题相互之间有关系吗? 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
前两个都是小事,且不涉及王自身的好坏是非,使王毫无防备,很爽快地回答了,这时他已落入孟子预设的圈套,随后的第三个问题直奔主题,朝向王自身,这才是目的所在!而这三个问题所提到的人的行为主体都相似——不负责任!

2
、类比说理法

三个问题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层层类推,这种说理方法,我们称之为类比法。所谓类比,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前提是。即所涉及的对象是同一类事物,有可比性。

四、了解古人对答的技巧

1
、分析《王顾左右而言他》内容,了解闪避技巧

a.
为什么前两问回答了,第三问没回答而言他?——因为按前面提问回答的思路,最后一问如答,答案应为免之。齐宣王猛然醒悟过来:孟子是朝着自己来的!但为时已晚,自己已陷入孟子所设圈套,进退两难了。于是他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假装糊涂,扯开话题,紧急刹车,巧妙脱身。

b.
王在此用的是应对中的什么技巧?——闪避。

2
、你能举出关于闪避的其他例子吗?

3
、小结:怎样做到巧妙闪避?(运用模糊语言,避实就虚)

五、创设情境,讨论交流

设想一年后,你在应聘面试时,主考官问:你认为你人生历程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你不愿意直接回答而又不能拂袖而去时,你该如何巧妙闪避
 

 

《公输》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2.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及特殊句式。

3.  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运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类比说理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否听人讲过战斗的故事呢?是否在影视节目中见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呢?是否体会到某些不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呢?相信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一个人会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公输》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板书:“公输’)

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单介绍墨子及作品。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积累文言文实词及特殊句式。

   需积累的文言文实词有:起、命、悦、固、藉等。

   特殊句式有:夫子何命焉为?宋何罪之有?

3.理清课文大意,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的心理及性格,感受文章紧张激烈的气氛。

讨论:

1.  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2.  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3.  楚国攻打宋国,墨子前往劝阻,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

4.  墨子见到公输盘,  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5.  墨子怎样驳斥了他的? (体会五个“不可谓”的效果)

四、归纳总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五、作业

1.积累有关实词。

2.课外阅读《公输》全文。 

 

 

 

庄子钓于濮水

教学目标

1.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

2.体会了解庄子垂钓所表达的逍遥无为、淡薄名利的人生追求。
3.
学习设喻的说理方法。
4.
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
品味赏析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积累文中精彩的句段。
  
2.了解庄子的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鉴赏并学习庄子的说理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王顾左右而言他》体会到了孟子尖锐机智的说理风格,又学习了《公输》,领会到了墨子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说理方法,今天,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年代,来一起领略另一位大家庄子的风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多媒体显示,强化文言知识)
  (1)生字。
  (2)多音字。
三、疏通文句,领会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4.教师小结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讨

1.速读课文,概括大意。

2.对于楚王的邀请,庄子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3.庄子用怎样的方法婉拒邀请?

4.从中可以看出庄子是个怎样的人?

五、布置作业

 

(上传:陆宁昌)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