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要求 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与能力。 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读背诵课文,体会诗歌语言精练、感情充沛等特点。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是分文体精读的第一个单元。它要求学生在七、八年级对词句段篇分析质疑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文体特点的阅读力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有关词句段篇的知识,结合文体的特点,更好地理解课文。 本单元教学要求分析 1、诗歌的基本特点; 关于诗的种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关于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它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就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关于古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这是一种半自由体的诗。 关于“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关于“元曲”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 元曲比词更接近民歌,包括小令、散曲和曲文(杂剧)。散曲。著名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张养浩、徐再思等。 关于现代诗歌 中国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中国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新体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继之《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刊物也发表新诗。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刘大白等。 关于政治讽刺诗: 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格律的,有自由的,可那几乎都是以抒情为主。“诗言志”,诗可抒情。可叙事,诗也能讲道理,发议论,这样的诗有人称之为哲理诗。诗中发表的议论不是抽象的。而是带有形象性的,是用诗的语言说出来的。 2、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节奏是诗歌的原始要素,在创作中,它既有诗人的快感,又赋予读者期待和愉悦。这是因为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它的运动与诗人情感相融合,体现了诗歌的内在生命。而诗歌节奏通常表现在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中,其抑扬顿挫、一气流转以及停顿、复沓都使节奏产生美的效果。同时,不同的诗体及其表现也对诗美的表现有很大的作用。 节奏和语言够成了诗歌的主要元素,语言是靠意象的转换来达到一种完美,而节奏却靠思想和情感的升华使诗歌变的更加贴近人的内心。能够打动我们的诗歌绝对不是一首优美的文字,而应该是一首具有强烈节奏感的思想体系。 3、熟读背诵课文,体会诗歌语言精练、感情充沛等特点; 如何鉴赏诗歌语言 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因此,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单元要求以及有关知识复习(1)古代诗歌三首(2)诗词两首(2)诗两首(1)问好(1)有的人(2)我思念北京(1)为什么灯灭了(1)每周一诗(1)第一单元综合练习(2) (上传:陆宁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