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防范学生欺凌举报邮箱
相关内容列表
物质的鉴别教案
〈氢气的制取〉说课稿
《氢气制取》教学设计
6.2化学反应 氢气的制取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长作业尝试
 
 
 

《碳酸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教案
2007-06-02  作者(来源):零陵中学 赵毅

                    NaHCO3NaCl含量的测定   

                     l零陵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NaHCO3NaCl的测定的实验教学,对高中定量实验三大方法的复习;

帮助学生形成定量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通过实验的改良,使学生掌握优化选择实验的一般考虑方面;

方法与过程:

通过NaHCO3NaCl的测定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定量实验的思维方法;

通过在实验中方案交流和改良,使学生体验设计和完善实验的过程;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情景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源于生活生产实践活动;

通过实验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本位思维。

教学重点:

高中定量实验方法的整合

教学过程:

引入:定量分析是化学领域重要的实验手段,有广泛用途。通过复习我们掌握了哪三种常用的手段?重量法,量气法,滴定法。

      这些实验设计的关键是什么?建立起目标量和可测量的关系,如何准确的测定这些量。

     纯碱的工业制法?NH3+CO2+NaClNaCl+NaHCO3↓再将NaHCO3煅烧。

     这样的碳酸氢钠中可能含有什么杂质?NaCl(和NH4Cl

     如果得到一种碳酸氢钠的样品,考虑其中杂质为NaCl,能否设计实验测定含量?

     需要测得什么量?能否直接测得?如何进行转化的关系?

     NaHCO3含量= NaHCO3质量/样品总质量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实验原理和方法。

1、加热分解,通过剩余质量来得到分解产物质量,求算出NaHCO3含量。重量法。

2、加入盐酸或硫酸,通过排饱和NaHCO3溶液来测定产生的CO2量,计算出含量。排水量气法。

3、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盐酸滴定待测样品溶液,计算出NaHCO3含量。滴定法

4、加入CaOH2溶液,测定沉淀质量,计算NaHCO3含量。BaOH2

   碳酸钡溶解度(2.58*109)略小于碳酸钙(4.96*109),碳酸钡分解温度略高于碳酸钙。溶解性和式量。

5、加入稀硝酸+AgNO3溶液测定,AgCl质量,或者硝酸银体积。沉淀滴定法或重量法。

     找到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比较出适宜的物理量,列出计算的关系式。

     比较出适宜的方法。

     测定沉淀质量,方法可行,但是操作困难,精确度不高。

     工业实际生产中滴定精度高,应用更加广泛。

请同学们从123三个方法中选择一个进行步骤的设计和仪器的选用。

   注意如何精确测定所需物理量。

1、(研磨),称量(坩埚和样品,)加热,干燥器冷却,恒重判断。计算。

   得到哪些数据?仪器:坩埚四件套,干燥器,天平,玻璃棒,研钵。

2、检查装置气密性,取一定质量样品,也需要称量,放入装置中加入过量H2SO4,排饱和NaHCO3溶液,量气测定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能否使用盐酸?不行,挥发出来,与饱和溶液反应,产生CO2。浓硫酸还是稀硫酸?目的:排出CO2气体。

如何装置图。分液漏斗,烧瓶,量气装置。目的?保证气体的严密性。

3、取样一定质量,也需要称量,溶于水,配制成一定体积溶液。(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实验)取一定体积,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判断终点。

为何不用酚酞?颜色变化不明显。

得到哪些数据?仪器: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酸(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试剂:标准浓度盐酸,甲基橙。

误差分析:

假如样品中还含有NH4Cl,可能对上述方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偏大。剩余质量小了,所以含量偏大。

2、不影响。

3、偏小,水解呈现酸性,使酸消耗量少。

还有其他较好的设计方法么?

*加热后吸收气体,称量质量的增加。

使用什么吸收?需要水和CO2分别吸收么?不需要,碱石灰。

讨论方法,形成实验步骤。

装置,检查气密性,先通入氮气(目的),加入酸或者加热(哪个好?酸,容易完全反应),碱石灰+碱石灰(两个作用?)

选择两种方法,形成完整实验报告。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