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广大考生应有效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针对性复习,通过剔除误区来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在考试中发挥出较好的水平。 误区一:依据中考命题原则,其中基础题占80%。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这些知识通过第一轮复习的知识梳理和第二轮复习的系列训练是可以掌握的。正因为如此,有些同学认为没必要再复习基础题了,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一些能力题上,造成基础知识的遗忘,在基础题上失去的分数靠能力题去补是得不偿失的。 提醒:基础题和能力题考核的形式虽然不同,但考核的知识点以及要求都是按照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执行的,某个知识点既可以考查基础、也可以考查能力,若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能力自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例如在物理学科中,“凸透镜成像”这一知识点,既可以以选择、实验中的基础题形式出现,也可以以情景、数据归纳等能力题的形式出现,然而不论题目形式怎样变化,总离不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学们只要掌握其中焦距、物距、像距以及像与物之间的关系,在重视基础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相信在解此知识点的能力题时,应该能获得一部分的分数。 强化基础可以在投入精力相对较少、时间相对较短的情况下获得较显著的成效。各学科基础题的题型、题量在历年来的中考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各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基础知识点,确保这些会做的、能做的题目不失分。 误区二:通过做大量习题来筛查学习漏洞的方法不可取,因为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没有重点和梯度的题海战术,容易养成依靠经验解题、使原有错误加深印象这两大弊端,实际上正是这两点造成了同学们的成绩始终在某一层面徘徊、难以有质的飞跃。 提醒:补缺要注重实效。很多同学以为补缺就是订正,而订正就是在题目重做时写上正确答案。实际上这样的补缺只是又回到了题海,因为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该题的答案,若考试时恰巧遇到与该题相类似的题目,便会毫不犹豫地按固有思维把答案往上套,以致造成错误而失分。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将错题按知识点归类,然后找出错误的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专题练习。比如如果是由于审题不仔细造成错误的,不妨整理出此类题目的关键词;如果是由于记忆问题造成错误的,则要把需记忆的相关原理、公式或单词整理出来,花时间去背,确保正确;如果是由于思维问题造成错误的,则可用草稿的形式把思维过程表示出来,找出思维的漏洞,整理出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补缺除了做到求精,还要求变,对错题的订正不要只局限在重做上,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设想若改变某一条件,结果怎样改变等,不一而足。真正做到想透一题通多题,千万不要变成做了再多的题目,唯独就是没做到学业考试的那一题。 按照各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单元整理自己曾经的错误与错题,或按照考试题型整理出以往的错题,不失为两种比较好的查漏的方法。 误区三:中考总会有一些考核能力、体现区分度的试题,这类题目往往综合考核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与方法的领会和运用程度,靠题海战术来押题、猜题是不可能的。 提醒:只有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并融会贯通地使用该方法,方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比如物理学科的情景题,它要考核学生对几幅图片提供的情景的观察、分析与归纳能力。解决此类题目的方法就是把握好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审题确定研究对象、影响因素和相关条件,接着对比图片从相同点中找规律、从不同点中找原因,最后注意语言表述的条件、逻辑、层次、文字是否到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