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我”的丰富内涵,初步学会从自己和他人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进而学会更为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确立自尊自信。目标明确、具体、全面、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学过程:设计有师生同步活动,问题设计得较开放,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了学生的差异。程序设计严密,科学,过程环环相扣。
教学的方法:教师通过一系列学生的活动及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感悟、提升自己的品质。
教师的教学素质:课堂应变能力较强,能及时根据活动状态进行调整,产生组织教学效应,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又能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独立思考。教学效果很好。教态亲切,自然。徐老师的教态和教学语言很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给人以亲切感.使学生克服了畏惧老师的心理。徐老师的语言功底扎实,娓娓道来如涓涓流水。
1.导入很自然。通过一个小游戏:每个同学拿了一张树,带着悬念去树林中去找一模一样的另外一张树叶。学生得出的结果,大都认为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其实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和懂得了一个哲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从组织学生到校园寻找两片相同的树叶,让学生亲身体会我们每个人就如同每张树叶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启发式的开场很吸引人。
2.接着,徐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镜子里的我……组织学生创造一首描写自己的小诗。引导学生了解“自我”的丰富内涵,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环节过渡很自然。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特色。长处和短处。通过交流,一位位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接着徐老师又从三个方面做了总结。得出其实每个人都有生理的我:外貌、身高、体形、性别。心里的我:性格、兴趣、爱好。社会的我:职业、角色、作用。三方面结合,构成完整的我。
3.那么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到底正确吗?徐老师话题一转。又进入下一个环节。同学眼中的我。被评价的同学,自己发表观点,自己的评价和同学的评价一样吗?初步学会从自己和他人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近而学会更为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确立自尊自信。
4.最后一个环节是大家齐声朗读一首诗。《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从全面认识自己到确立自信,把教学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确立自尊自信,从而衔接到教材的下一筐内容。
徐英老师在《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很具"亲和力":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课前活动设计很有创意,。在授课中,她又从自己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学生的烦恼“等几个环节来学习如何认识自己,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树立自信心。学生思维也很活跃,表达生动有趣, 这堂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徐老师的这堂课,从教学设计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整个课堂围绕学生设计,活动围绕学生展开,由于所设问题均与学生自身相关,使学生很容易参与其中,并在参与过程中深化认识.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另外,我认为如果在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方面“说说自己的烦恼”再加以重笔,通过自己和同学的评价分析自己,变劣势为优势,如说一个小故事……会使得重点:确立自信的主题更突出。但是我也发觉,本课较平,没什么高潮,力量分布较均匀,如果能在教学重点上再多加点笔墨,相信一切会更好的。总之,看完这节课,觉得很有收获,今后自己在教学上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参考,争取自己有更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