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
类型:讲授 课时:1
班级:初三(1) 授课教师:陶晓彦 时间:11月30日下午第二课
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量这个物理量,知道影响吸收热量多少的三个因素。
2.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
方法与过程:
通过幻灯的图片结合教师演示试验,学生探讨归纳出影响吸收热量多少的三个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观。通过试验探究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通过一杯热水慢慢冷却的生活实际例子。引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热传递的起始条件和终止条件:存在温度差
这过程中热传递的方法主要是辐射。
热是热传递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物理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
2.通过幻灯片,提2个问题。A.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需要时间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B.一壶水烧开个不烧开,需要时间不一样得到的结论?
3.注意:1、热量不能直接测量,所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2、在上述现象中控制了哪些物理量?(引导学生建立控制变量法的概念)
难点。1、学生容易把影响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说成是加热时间的长短。
4.教师演示试验
1、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吸收热量多少和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所以可以让学生先探讨,如何研究,需要哪些试验器材。
关键东西: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加升高相同的温度,计时器(钟表)
2、请2个学生上来观察煤油和水的初温,并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请下面的学生计算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时间。
3、 注意:教师在黑板上写书表格,填写数据。
4、 试验结束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水比煤油要多。
5. 根据试验结论引导出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
比热的具体内容留待下节可具体讲授。先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概念。
三.课后总结
通过具体的一节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 对于用加热时间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容易忘记,总是把吸收热量的多少归纳为加热时间的不同。
2. 对于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得出完整的结论,主要在于总是不能完整的表示出前提条件。
3. 对于试验需要的器材,总是忘记还有一个钟表,需要计算时间。
4. 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
反复强调,热量无法用工具直接测量,所以要用加热时间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让学生观察铝片的构造,明白,酒精灯的位置在当中的目的是要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四.作业布置
一课一练,15。4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