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教工之家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相关内容列表
重视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谈谈多音字的辨析
古诗词探究性学习之设想
语文“实用教育观”的历史审视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教师心态调查
 
 
 

试论讨论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06-08-31  作者(来源):零陵中学 崔兢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讨论法,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证明,但也存在着运用上的误区。为了解决讨论法在运用上的误区,教师要注意讨论问题的选择、讨论过程的调控、讨论结果的评价等事项。

关键词:讨论法  理论依据   实践证明   注意事项    选择   评价 

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是传统教学思想统治最牢固的阵地。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陷于程式化,老唱一个调子,学生腻味,幽默地称上课是“听老北京的故事”。它形象地反映了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方法陈旧、形式单一的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抛弃注入式、填鸭式,运用在“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下指导下的讨论法。 

一、讨论法运用的理论依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师的工作并非知识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他们置于某种条件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明确提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3.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4.二期课改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能力有新的分类,即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写作能力的规定之一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之一是“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5.2000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二、讨论法运用的实践证明

2000年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我们了解到,在初中、高中40节语文课中,教师组织讨论共87次,平均每堂课约组织2.2次,有讨论的课在所观察到的课中占95%。最近,我也对本校的中文系实习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中,有80%以上的表示自己喜爱并运用讨论法,而中学生普遍乐于接受讨论法,并且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热情。讨论法之所以受大广大师生的肯定和喜爱,就在于它的自身魅力。讨论法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首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

教学是由教师银企、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的行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的配合尤其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充当主角,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缺少了教师“传道”与学生“解惑”之间的联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不考虑学生的需求、疑惑和态度,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应试,只能强打精神去听课、记笔记,课堂气氛自然难以活跃起来。而讨论法则一改传统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从被动听课、记笔记转变为主讲人,课堂也从一言堂变为群言堂。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同时,学生在课堂地位的这种转变,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变化——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种主体意识的回归与觉醒,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进而释放出巨大的潜力。张丽同学在我的问卷调查中这样写道:“讨论法之所以受到我们的普遍喜爱,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郭叶红同学说:“讨论法的优越性在于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教法中不管学生学不学、教师只管讲,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所以说,讨论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写了“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内容和要求》里增加了“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增写了“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江泽民同志也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是十分迫切的。讨论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讨论法的前提就是允许不同意见,允许多角度思考问题,其中包括允许奇思妙想,甚至是奇谈怪论。所以,运用讨论法,教师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甚至是陈旧的观点的束缚,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学会用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进而做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因此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就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充分表达自我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展示自我的能力。但看看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据“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可见,随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因此,我也在实习学校做了次问卷调查,有83%的同学表示自己从不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放弃了在课堂上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为什么他们会放弃这种难得的机会?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关,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讨论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讨论”,何谓讨论呢?顾名思义,总是离不开语言表达的。因此,一次讨论的完成,每个学生都要动口,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上手势,从而使自己的论述为大家所理解、所接受、所认同。经过多次的、反复的讨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大庭广众下落落大方地、从容不迫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有效地表达自己,很好地与人交流。总之,讨论法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题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也使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虽然,讨论法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的确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广为运用。但是,就讨论法的运用而言,还存在着误区。

一是讨论法的运用成为一种衡量标准。新课程实施以来,绝大多数教师课堂上都有意识地使用讨论法,好像并非如此,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没有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听课者也往往以此来衡量新课程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型的分水岭。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情况:学生的讨论结果很明显地带有教师的痕迹,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已把发言稿给了学生。这样,讨论只是成了教师表明自己观点的一种工具,不过是把“教师讲自己准备好的内容”翻版为“学生讲教师准备好的内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所以,在真正有效的讨论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进行积极地思考,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而不是在扮演角色。

二是讨论法的运用成为一种时尚。传统课堂教学总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这单一形式,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千篇一律,即“讨论加回答”。教师纷纷追赶这一时尚,不管什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都运用讨论法。讨论时,学生都在滔滔不绝地讲;讨论后,大家有七嘴八舌地抢着发言,可谓是热火朝天。但是这种讨论的实效如何呢?因此,教师不应把讨论法当作一种教学的时髦包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法,不能盲目随意,使讨论流于形式,而不见实效。 

三、讨论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讨论法,不能放任自流,为讨论而讨论,教师应从讨论问题的选择、讨论过程的调控、讨论结果的评价等方面入手,解决讨论法运用上的误区。下面我就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具体谈一谈讨论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其一,讨论问题的选择。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时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只有有了疑问才能唤起思维的探索,才能产生运用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的愿望和行动。因此,教师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欲望和积极性,使讨论成功,其“突破口”就是精心选择讨论的问题,将学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使之处于既有话可说,又“欲罢不忍”的境地,这样讨论才能真正得以展开。一言以蔽之,课堂讨论是否能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讨论问题的选择。教师也意识到讨论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对其的选择,但是真正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比如:问题过于简单、问题难度太大、问题没有思考价值、问题没有新意等等。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历和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讨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新的初中语文教材与旧的相比,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新教材中的文章数量比旧的多一倍。教师面对如此多的文章,还想把每篇文章都讲透彻、讲明白,这是课时所不允许的。所以,只能简化教学内容,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而不是面面俱到。讨论问题的选择也是如此,我往往选择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力求做到提纲挈领,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例如,我在教学《一双新鞋》一文时,只提了一个问题,“文章主体是在40年前的回忆上,但文章却从孙女送的新鞋开始写起,这是为什么?”学生看完文章后,就开始讨论,各自发表见解。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整体把握和理解了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第二,讨论的问题要便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所以,对讨论问题的精心选择,不仅是为了便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而且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都习惯提一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结果使学生的思维日趋狭窄、僵化,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总是选择那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在教《为我唱首歌吧》这篇文章中,我就针对文章的标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我唱首歌吧》,请同学为这首歌加一个修饰语,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想出不少的修饰语,“爱之歌”、“最后的歌”、“生命的歌”、“心灵的歌”。可见,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机会。

第三,讨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讨论过程中,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内容,甚至课文中就有现成的答案,那么,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这种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讨论的问题难度太大,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果,学生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能答非所问,长久下去,学生的讨论兴趣和热情就会锐减。所以,要让讨论顺利进行,就必须考虑讨论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常常选择那种学生既不容易回答而经过思考后又能回答的问题。例如,在讲授《笑》一课时,我在学生明确文章描写了安琪儿、小孩和老妇人的三个笑之后,提出的讨论问题是:“这三个笑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经过短暂地思考,便开始讨论,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只要讨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热情,从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最佳的讨论效果,应精心选择好讨论的问题。

其二,讨论过程的调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了——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时,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但有人误解了,认为: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退出三尺讲台。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学生的讨论没有教师的适当调控,结果会如何呢?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所以,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切不可袖手旁观,而应通过巡视及时了解讨论的进展情况,调控学生的讨论。可是,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调控是比较得当、比较有效呢?如果调控过早,就会剥夺学生的思考机会;调控晚了,学生只能处于无助状态,白白浪费时间。我觉得:在讨论活动中,如出现下面这些情况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调控。

一是出现跑题。在开展讨论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会不知不觉中丢开要讨论的中心议题,反而对某个分观点死钻“牛角尖”,有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有时干脆转移目标,在其他问题上争得不亦乐乎。例如,在讨论“《与爱相约》这篇文章为什么吸引人?除了运用倒叙手法外,还有什么巧妙之处?”这一问题时,学生开始时是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吸引人,可是到后来他们却讨论起女孩子的美貌,最后,干脆引申到“长相对爱情而言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个话题上。可见,学生的讨论是离题万里,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加以调控,使学生围绕着讨论的主题进行讨论。

二是出现误解。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因为理解上的障碍而出现某些观点性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极其正常的。比如,在讨论“《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这一问题时,学生普遍认为是于勒叔叔,我就问学生,“确定主要人物的依据是什么?”接着又问:“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呢?”这样,大多数学生通过进一步探究问题,克服了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当学生出现某些观点性的错误时,教师应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错误,走出误区。

三是出现冷场。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冷场是十分普遍的。讨论小组缺乏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不理解,有些学生害怕发言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冷场的尴尬局面。在学生讨论不起来时,或不愿意再进一步讨论时,教师就应当分析出现冷场的原因,或指导讨论技巧,或诱发学生参与讨论。学生讨论就像“放风筝”一样,书中的线不能不放,只有放,才能让风筝自由飞翔,但手中的线,又不能全放。教师只要把握好调控的时机与分寸,那么,既能抓住手中的线,又能让风筝自由飞翔。

其三,讨论结果的评价。

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是课堂讨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并不知道正确的观点是怎样的,所以,教师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我认为,对学生讨论结果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对学生正确的观点特别是对有独特见解的发言以及对平时不爱说话同学的发言,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可以说一些简洁但具有支持性的语言,比如“不错”、“说得对”、“好观点”等;也可以把学生的正确观点重复一遍,甚至直接引用学生的用语。对不正确的观点,不能无情地否决,而应先称赞其发言的积极性,然后再采用诱导的方法,将其错误观点一步一步引到正确观点的“轨道”上。不妨用用“你的方向是正确的,再好好想一想”、“还差一点就行了”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最后,要指出此次讨论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今后讨论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激励性的评价,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有了信心,对讨论充满热情和期待。

以上是我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讨论法的一些体会和想法。希望讨论法在运用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成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