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艺术长廊里的一块无上瑰宝,古代诗词在语言表现力上凝练丰厚,在思想内容上博大精深,是古人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然而,长期以来,起着重要文化传承作用的古诗词教学在形式上却倍显单调,多停留在讲讲、读读、背背的路子上,教学形式上的单调必然有损古诗词丰厚内涵的理解。钟爱诗词的我不揣冒昧,想就此谈谈在古诗词教学之路上几点不成熟的设想。 一、 诗词和音乐的再结合 之所以说“再结合”是因为,诗词本来就是文字和音乐紧密结合的产物,所以才有“诗歌”之称(有关这个前人早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不知何故,诗词在今人的眼里就只剩下文字而没有了音乐(可以简单理解为“歌唱”),当然,要求今人再去追究乃至重现古人当时的“唱”法为何是不现实的,但在古诗词教学中借鉴一下还是有意义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操作: 第一、利用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让学生给所学的古诗词配上自己熟悉的旋律来“唱诗”,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纯背诵的枯燥乏味,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性。 第二、利用歌手演唱过的古诗词或谱了曲的古诗词来赏析,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范仲淹的《苏幕遮》、岳飞的《满江红》、李商隐著名的《无题》、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等。现行教材中所选诗词的风格大致可分豪放和婉约两类,通过欣赏谱曲诗词有利于让学生从听觉上粗略感知豪放和婉约的不同。等教师给学生有了一段时间的铺垫后,还可以让学生来演唱或演奏有曲而无唱的古诗词,并分析谱曲或配器在风格上是否符合原诗词的风格,演唱者是否唱出了原诗词表达的感情。 第三、放手让学生为古诗词配背景音乐,可以为一首诗歌配乐,也可以为某一类主题的诗歌配乐,如有关“春”“月”主题的诗词很多,检索出来分类配置,并且让学生讨论分析恰当与否。 第四、放手让学生自己为古诗词谱曲、演唱或演奏,并讨论分析他们把握原作的得失所在。 以上每一个阶段均可独立操作,连续操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更在于文字的可视性和音乐的可听性相互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中“意境”的体会,“意境”是古人所着力营造的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虽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但大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造成现在古诗词教学瓶颈的主要原因,借助音乐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可能会有所突破。 二、诗词和图像的结合 这里的“图像”包括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影像(静止的和流动的),也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以及方兴未艾的漫画,可能多媒体形式所占的比例要略大一些。 首先,利用学生普遍对漫画感兴趣的特点,有些形象性强的诗词可以鼓励学生去尝试画出来,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学生画的贴切逼真,有些甚至不一定能画出来,其实这样做就是转了一个弯让学生体会古诗词所用的“意象”,古诗词的意象大致分有形之象和无形之象两种,有形之象虽具体可感,但放在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和漫画所表达的不太一样,前者含蓄且往往有附着义,后者就非常直白;无形之物在古人的笔下又往往借助有形之象来表达,但却极为蕴藉。 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在“不能”的痛苦中所注入的思索,即“悟”的过程才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其次,教师也可以用形象可感的画面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先让学生读古诗想象画面或者仅仅想象“物象”,然后播放画面,让学生感知异同,也有人说这样会“以形害意”,固定了学生的思维,诗词因缺少想象而被降低了内涵。其实,对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只要有所感就会有所得,何况诗歌是常读常新的,经历和阅历不一样了,对于诗歌的解读也会更趋全面、准确乃至个性化,所以不必苛求一步到位。当然,教师在运用画面时也可顺便介绍画和诗的表现手法不同,但二者也有相通处,好的画作也重在“意境”,特别是国画,有条件的话,对“题画诗” 的理解运用多媒体展示原画作可能收益更大。 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给古诗词配制声像画面来阐发诗词的意境,讨论得失,一来可以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来这是教师收集资料的活水之源。 我在这里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才分了两大部分,其实,文学、音乐、绘画在历代文人那里不是泾渭分明的,很多文人在三者上都有涉猎,顶尖诗人们在上面大多都有很高造诣,王维和苏轼就是其中代表,所以他们的诗歌作品不止内容上互有体现,在意境上相通之处也很多,前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只有诗”即是。况且,现在某些电视节目在这方面也颇为注意,在赏析古诗词时既有背景音乐也有与意境或意象相关的画面,这也为我们的具体操作提供了资料和便利。 以上设想适用于初中和高中,只是初中阶段要求可以放低,目标更多地放在感知上,属于粗放型,而高中阶段在赏析和创作上要求稍高,属于精细型。当然,具体到不同的学校、班级、个人,都要按照他们的知识储备(确切的词应该是“修养”)来作不同要求,不是“一刀切”。 另外,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有三点: 一、这种设想的出发点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更在于树立“大语文”观:不仅要有生活中时时处处学语文用语文的认知,而且要有打通学科(主要是音乐、美术,稍作延伸可以包括史地)之间壁垒分明界限的认知;既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又要在审美情趣和修养上远离低俗,同时也可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世界和中华传统文化,窃以为后者的意义更深远,虽然此举在工业社会信息化时代有点投入多产出少,但中国人应该而且也必须要理解自己的根。 二、这种设想乍看起来容易,其实不然。对于教师而言,它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去收集资料供学生参考、品评,更需要教师有不一般的文化修养,在音乐、绘画方面有一定的涉猎,当然,能够和艺术学科的教师共同合作的话难度会降低一点;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参与是最重要的,要参与就要思考,就要投入精力和时间,这种设想只是在形式上有所新尝试,但思考的本质没变,甚至要求更高,所以不克服懒惰的毛病是不行的,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对于学校来说,光在思想上重视是不够的,还要舍得给教师和学生课外时间,这种设想要实施的话,光靠课堂教学首先是时间不够,其次又会陷入单调的局面,因此要在全校大范围内操作,如诗歌朗诵会,文学欣赏讲座,选修课等,这些又都要求场地、资金、设备等的相应配备,也就是说,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这不单是语文教师的事,而要全校上下重视和协力合作。 三、特别要说明的是,其一在古诗词教学中急功近利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因为,它的目标定位在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上,而文化修养非一朝一夕可成;其二教师的努力和修养是首要的,要坚持摸索、修正,要自我提升。当然,这是对于教师较高的要求,低一点说,给予学生解读诗歌的方法和感悟,教师还是能做到的,“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古诗词给予学生的影响要真正凸现出来更多的可能在将来。 尽管困难是这样那样的很多,但其探索尝试仍然是必要的,古诗词教学的瓶颈必须突破,何况以上设想在语文课堂上的可操作性仍然很强,只要坚持,收效总归会有的。屈原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命不息,探索不止,是为有价值之人生。
本文收录于2004年《徐汇区中学语文教师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