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教工之家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相关内容列表
学校管理要关注细节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公开教学活动拉开序幕(图文)
立足校本,着眼课改——零陵中学举行“新一轮校本培训”工作会议(图文)
上海市零陵中学教师“三年”校本培训规划思考
徐汇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一五”培训规划
研究性教学——教师专业学习的基本方式
美国课堂教学的“一分钟试卷”
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举措和成效
有关校本培训方案的内容
“校本培训”实施的基本思路
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应如何认识校本教师培训
2006-11-13  作者(来源):《人民教育》2006年第9期 朱益明

 

   如何开展有成效的校本教师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文尝试从教师培训理论出发,就校本培训实践中的一些困惑进行论述,以供学校领导者参考。

一、为什么校本教师培训没有产生预期的理想效果?

    当前校本教师培训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但是往往难以产生校长和教师们所期待的理想效果。其原因,首先在于学校和教师对教师培训尤其是校本教师培训认识的不全面和不深刻。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将校本教师培训活动简单化和事务化。其实,教师培训并不只是简单的学校行政事务活动,而是具有高度专业性和较高的理论要求。

    其次,在终身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教师在职的学习和进修,已经成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教师成长更成为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发展过程。由此,教师培训的效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显著体现的。

    再次,学校可以借助于教师管理而促进教师培训,但教师培训不是教师管理的手段。目前许多学校将教师培训作为教师管理的手段,这样势必使培训的本质意义产生异化,使教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传统的教师培训之所以受到质疑和批评,正是由于它忽视教师个体的存在与发展,教师只是培训的接受对象,只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而不是教师培训活动的参加者、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校本教师培训必须充分关注到教师个体的存在,充分意识到教师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是多方面的,因人而异和不断变化。它至少包括教师从事教育的态度与动机、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实际教学的能力和技能等。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校本教师培训,并不排斥与其他培训模式的结合。校本教师培训只是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唯一”的。尽管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有诸多的优势,但也并不是“全能”的,需要在整个教师培训的框架下分析与讨论。实现全员教师培训,需要借助于校本教师培训与其他形式培训的共同努力。强调教师培训的校本模式,并不是要用校本教师培训替代其他所有的培训模式,而是旨在突出校本教师培训在促进教师发展中的优势。

    总之,在开展校本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对教师培训理论进行学习,对校本教师培训树立正确的认识,由此改进校本教师培训实践以增强培训效果。

二、校本教师培训不是某个人的事情,它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业务校长分管校本教师培训无可非议,但校本教师培训不是业务校长或者教研组长个人的事情,它需要校内外各方面的参与,校本教师培训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关乎整个学校发展与改革的大事。

    学校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专门场所,理应成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典范。校本教师培训不是形式和行政任务,其根本的目标就在于促进教师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学习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方面。

    中小学课程改革,使教师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要使教师“在知识社会中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的职业”,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在学校中建立新的学习文化,让教师进行“及时学习”和“终身学习”。因此,校本教师培训要成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教师培训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不断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即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包括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教师能力的建设与提高,依赖于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教师团体中的学习文化。

就校本教师培训而言,学校最需要从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出发,发动多方面力量参与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由此,使校本教师培训成为学校内在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而不再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学校任务。

三、实践中必须把握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原则

    由于目前中小学普遍缺少理论性的指导和帮助,校本教师培训只能是在摸索中前进。这是导致校本教师培训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想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出发,进一步强调校本教师培训的一些基本原则。

1.培训要关注和解决教师问题。

    简单地说,校本教师培训就是以学校中的教师为对象,针对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活动,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因此,校本教师培训,需要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求,以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出发点,开展有计划的培训活动。很显然,如果不从教师自身的问题出发,教师培训就缺乏对教师参与的吸引力。校本教师培训,可以利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研活动,但又不能只是停留在教研活动上,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对培训产生新鲜感和参与欲。

    2.培训中要求教师的全员参与和责任分担。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每个教师在校本教师培训中的主体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校本教师培训使教师可以更有条件和更有可能主动参与培训活动过程,更加突出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主体角色地位。同样,校本教师培训,也意味着教师和学校对培训责任的共同分担。校本教师培训对学校本身组织实施培训的能力有必要的要求,即学校必须具有承担校本教师培训的机构能力,尤其是正确把握学校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能力,为每个教师提供最恰当的个性化培训方案和活动的能力,制订激励机制和开展有效监测与评估的能力,等等。

    教师的主动参与和学校及其教师对培训责任的分担,是校本培训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校本教师培训实践中需要建立各种形式的培训或者学习小组,使每个教师都介入其中。

    3.培训要与学习和工作相结合。

    校本教师培训,不仅可以解决传统的“工学矛盾”,而且通过在岗学习与培训,可以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在学习与实践之间形成不断的反复,进而促进教育教学改进和学校发展。因此,校本教师培训突出了教师在岗培训的特点,使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即教育教学直接联系在一起。由此,才能使教师不把校本培训看成是额外增加的任务。

    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不仅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将学习成果及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只有将教师的学习、工作与培训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师反思在真实教育教学情景中产生的问题,反思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此外,培训注重从工作实际需求出发,也易于激发教师更强的自我学习动机和形成主动学习态度。

    4.倡导教师合作与同伴互助。

    教师培训中的教学需要“鼓励提问、相互作用和研究不同的假设”。校本教师培训中保留了学习者即教师之间的同事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为培训活动中教师积极的提问、相互的讨论和有效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同一所学校的教师都处在一个相同的教育环境下,面对着同样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务,为共同的学校发展目标而工作。尽管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但他们必然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教师在培训中的同事关系和相互了解,有利于学习与培训中相互间的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使培训活动中教师之间的对话有更好的基础,进而创造平等、对话和互助,实现教育经验的分享。当然,合作的基础也离不开自觉、自愿和自主。至于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则应该是多元与多样的。因此,校本教师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分散的、小组进行的,关键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四、需要积极创新校本教师培训模式。

    校本教师培训固然需要一定的框架要求,但它绝对不能是一种固定的、程序化的模式。旨在改进学校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校本教师培训,也不是封闭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需要创新和实践。

    1.开放合作与专家引领。

    校本教师培训可以在学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际之间进行,或者以社区为基础,或者以教师教育机构为依托共同实施。实践表明,中小学校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这些校外机构包括大学、教育专业机构甚至培训公司等。

    2.拓展教师培训的视野。

    教学已经不再是传授抽象的内容和信息,教师必须不断地参加专业学习,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概念、策略和技能。教师在其他工作场地(包括社区、工厂、公司或者其他非学校的机构与组织)的学习,可以增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帮助教师认清现实世界的问题,巩固和扩大教师对他们自身知识及其作用的价值观,以及帮助教师将学生的学术性学习与为社区服务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校本教师培训,将有助于教师从更广阔的视野,对教育教学产生新的看法,对学术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有新的理解,使课堂教学与现实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事实上,这样的培训对于广大教师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不断改革校本教师培训工作。

    校本教师培训在不同学校之间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及表现,相同学校在不同时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及表现。为体现实践要求,校本教师培训在同一所学校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

原载《人民教育》2006年第9期

(责任编辑:居海青)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