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教工之家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相关内容列表
“三课”公开教学活动拉开序幕(图文)
立足校本,着眼课改——零陵中学举行“新一轮校本培训”工作会议(图文)
上海市零陵中学教师“三年”校本培训规划思考
徐汇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一五”培训规划
研究性教学——教师专业学习的基本方式
美国课堂教学的“一分钟试卷”
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举措和成效
有关校本培训方案的内容
“校本培训”实施的基本思路
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2006-11-13  作者(来源):《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年4A 李宝玉

 

  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起点,这一目标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设计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一定要依据课标和学情,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实际;二是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提那些笼统的一节课无法达到的要求;三是要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的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四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初(高)中三年的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延续性、针对性。

第二步,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

在确立教学目标后,首先要思考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明确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要结合校情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具有地区特色的,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这里,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脱离教材,另起炉灶;二是以本为本,照本宣科。

第三步,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

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特色之举就是环节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节课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之间应强调逻辑性,递进性,做到环环相扣;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应太多,一般三到五个为宜,多了不利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进行,容易流于形式;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进行环节预设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生成的机会。

第四步,为每个教学环节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探讨活动。

只有创设出恰当的活动和情境才能让学生有所体验,进而在交流及老师的指导中有所感悟,达成教学目标,因而这一环节是备课过程中最细化的一个环节,也是使课堂教学生动丰富、独具个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活动和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下因素:一是注重活动的内涵,活动要有针对性、深刻性,不切合教学内容和主题的活动,再新颖巧妙也不能使用;二是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留有空间,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留有空间,为学生的实践创造留有空间;三是活动设置要精细化,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具体步骤、活动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教师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如何步步深入,达到实效等;四是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总结反思,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要有所提高。

第五步,对照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环节及其活动的教学价值。

这一步骤,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再反思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能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精致并紧扣主题,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又能不断提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在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老师并不注重这样的反思,课备好即止,上过即忘,以致自身能力提升得很慢,收获很少,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强调这一要求。

在上述“五步教学设计法”的尝试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这一方法符合《思想品德》新课标所提倡的课改理念,通过环节备课,不仅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思考、整合教学内容,而且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内容的不断生成留有广阔的空间;在环节备课中,第四步才开始进行活动和情境的设计,这样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情境针对性强,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活动轻内容、重形式的顽疾;在环节备课中,突出活动和情境的设计,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和学习方法掌握;在这样一个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使教师的能力在不断反思、不断创造中得到提高,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目标。

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第一,挖掘教材资源,再创性地实施教学活动。

  教材的教学资源可分为这样几类:一是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类的活动性资源;二是美文、诗歌、名言等供学生自我感悟体验类的资源;三是故事、漫画、现象等可供深度挖掘、分析、提问、讨论的资源;四是概念解释、方法指导、资料条文等知识软着陆的信息等。教材中的这些信息资源一定要深入挖掘,充分运用,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与此同时,也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关注时代发展的脉搏,吸收学生生活中鲜活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总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正确对待教材,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

第二,了解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应问自己:学生是否已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新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哪些是需要教师帮助的?在这部分学习内容中,学生在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等等。通过对学情的深入了解,确立的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选择的教学内容才能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预设的教学环节才能给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经验和体验获得与自己整个生命融为一体的知识、情感和信念。

第三,落实课前准备,强化课后的延伸拓展。

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好课堂教学过程的预案。问题开放后,学生的表现及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应做好预设;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活动,如收集资料,社会调查,预习教材等,鼓励学生质疑设问,并进行一些探究学习。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与此相联系,必要的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这里,我们不仅强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他人的问题,更强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自己的问题,尤其是生活中自己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问题。

第四,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教法与学法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至关重要的—环。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先后进行了体验式小组合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将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合使用,取得了较大的实效。在实践中,我们感到,教法研究要与学法指导相结合,应充分估计学生学习差异,为学生构建具体的学习方案,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在这方面,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精心创设情境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和活动,自主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体验过程、掌握方法。

第五,培养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反思总结的习惯。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彰显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集体备课,有效地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但必须明确的是,在集体备课中,除了资源共享外,每个个体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任务。在合作中不能迷失自我,要体现独立意识,对他人的成果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吸收其适合自己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对自己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每节课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有反思,每星期对教学中的亮点和失误要有阶段性的总结。只有总结和反思才能有所提高,这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教学设计要有时代性、挑战性,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要融人教师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实施新课程,一定要走好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原载《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年4A

(责任编辑:居海青)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