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曹斌老师以《掌握学生心理,解决实际问题》为题,介绍了自己对教学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她以自身对教学“认知心理“的应用感悟,谈了自己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唤起学习者的求知欲,使他们能自主掌握知识”。她以课堂实践的生动案例,从“任务激发(广度)——教材统整”、“任务激发(深度)——同课异构”和“兴趣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三个层面探讨了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感悟。她说,“在面对学习或行为习惯上有偏差的学生时,多投入一些情感教育,也许他们会变得更好。” 作为学校化学教研组的一名骨干教师,高中化学教师单伟伟老师以《聚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题,介绍了落实教学五环节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体会。“备课要整体系统”、“上课要精打细算2分钟”、“笔不离手小细节”、“作业分餐抓实效”、“辅导紧抓‘后悔分’”……课堂教学妙招连连,给在座教师以很大启发。她说,“有效教学不是教师主宰课堂,而是教师根据学情调整学习节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处副主任、高中数学教师钮煊老师以《提高教学效率》为题,谈了自己是如何认识课堂教学效率的。“两组数据:一位老师一天的工作量和一节数学练习课的课堂效率模型图”,钮老师以数学归纳思维方式传达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课堂教学效率因素——学习习惯培养。他认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他的交流发言中,“基础”、“重点和难点”、“训练体系”等关键词频频闪现。而所有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要素都指向教师要提高自身研究教学的能力。 陈学智副校长精辟地总结了三位教师交流的教学工作经验,也分析了当下“我已如何,可是学生还是如何”这一教师分析学情时“常用术语”背后的三种语境。他指出,面对学困生,教育管理能力比教学本身的要求更重要,“重要的不在于讲授什么样的学科知识,而在于能否坚持一种学习要求,懂得一些学习心理,化解一些学习矛盾,持之以恒将常规要求做到极致”。 一个多小时的经验交流活动让教师感悟到,平凡工作中教师专业提升的空间就在于研究。善于研究的老师总是能以更好的方式适应不同的学生,会教的老师总是“目中有生”而不是“刻舟求剑”。
(摄影:陆宁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