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07 在这19节观摩课中我组挑选了市三女中的汤雅静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 本课是牛津教材高一第一册第四单元Surprises at the Studio(《演播室里的惊喜》)。本节课是复习课。总的教学目标和过程是以回顾课文内容为出发点,以问答形式引导学生复习所学。通过现场做一个游戏的任务使学生对比赛现场有切身体验,继而总结分析成功的因素:意愿、准备、性格等因素。在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改进影响成功的自身因素的同时引发他们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准备从而成就自己的人生的思考,与此同时教师也贯彻了德育目标。 结合比较我组两位教师上学期开的同一课时的同一节课,感觉就活动设计、衔接、课堂气氛等方面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活动设计既容易调动课堂气氛又没有失去复习内容的实在性。相比自己单一的通过补充一篇关于课文梗概的段落从而复习词汇的设计, 其次,我们感觉 第三,教师本身有扎实的基本功,教态自然得体,口语流利,能轻松得时不时穿插些调节课堂气氛的语句。市三女中学生的口语水平也不错,因此整堂课中 最后,我们觉得这堂课并不因为是展示课而有事先准备充分的感觉。恰恰相反,当老师假定教室为演播室,邀请同学参与猜测词语这个比赛的时候,学生的犹豫不决反映了本节课的真实性。 本节课在归纳成功关键的三个要素时, 通过比较学习,我组的教师反思自己所上的那节课感觉有许多不足,似乎过分追求“复习”,从单词词组到语法,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感觉太“急功近利”。而且各个活动之间虽是针对教材中该单元相应的课文内容、听力练习、口语练习所设计的,但各环节联系较牵强,使没有接触教材的听课老师难免会感觉衔接生硬。而就课堂气氛来说,尽管初衷是想通过把整个复习过程作为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但仍没有达到预期热烈的气氛。这其中可能是因为该教师是开课班级的班主任效应,也可能因为学生对课文的词汇、内容及语法掌握不扎实,或者活动的设计仍欠缺激发学生踊跃参与的特质,总之,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通过两节课的比较,大家觉得今后在教学方面要避免公开课的华而不实,努力设计合理实在的课堂活动,注意活动环节的衔接流畅,让课堂气氛紧张而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