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防范学生欺凌举报邮箱
相关内容列表
探究水雷之谜——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学生课堂自主性学习的实践
谈《向量》的授课思路
有趣的几何作图
猜想与假设
 
 
 

创设信息教育环境 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2006-09-04  作者(来源):零陵中学 黄振忠 陆宁昌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挑战,探索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可持续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已成为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如何通过创设信息教育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信息教育环境不仅仅包括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信息化平台,还包括能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拥有较高信息素养和理论水平的教师队伍,以及进行创造性学习所必须的信息化校园氛围。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039月。根据教育信息化形势和区教育局对学校信息网站建设的工作要求,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前期工作重心主要围绕校园门户网站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策划、筹备、协调工作。20039月—20049月,网站最初模块架设在www.xhedu.sh.cn/~llzx_lunc/(徐汇教育网教师个人主页空间)上,由专人定期更新学校工作动态。200410月,我校制定了《零陵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并被批准为徐汇区第二批教育信息化试验学校。根据规划部署,本着“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环境育人”的指导思想,学校明确了以建设信息化校园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接口,以推进各学科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重点,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根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围绕《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课题项目开展创设校园信息教育环境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多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得益匪浅:

一、建立组织网络,明确工作职责

为保障信息化建设在我校稳妥推进,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落实具体工作的信息办公室。领导小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及政教处、教学处主要负责人组成,校长室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发展规划,把握方向、落实环节、统筹全局、协调整合各部门工作。信息办公室主管由教学教导主任兼任,全面负责网站建设、电子办公、资源库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培训、组织展示、管理检查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学校由此建立起教育信息化领导组织网络(见示意图)。

零陵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织网络示意图

   

    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下属各工作小组都制定了明确的职责要求。以信息采编组为例:学校信息采编组工作由校信息员总负责,工作内容包括:负责学校工作信息报道,党支部信息报道,教科研信息汇总,工会宣传工作,校网及各组室部门网站信息编辑及对各组室部门进行文字信息和网页信息的量化统计。各组室部门(学校九大教研组、工会、政教德育、教务、体育俱乐部等)都有自己的信息员,定期定量报道各组室部门的工作动态、提供第一手信息素材(包括好人好事、学习资料、文字图片等)、适时更新充实各组室部门的网站信息。各组室部门信息员的工作由校信息员负责每月统计反馈,作为各组室部门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不能定时定量完成的组室部门信息员及时通报整改,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部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到位,学校从组织上切实保障了校网信息的动态更新,达到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二、硬件配置到位,软件配套及时

学校领导班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规划、稳妥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去。按照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电脑配置达标工程的要求,我校逐年给学校各部门和一线教师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截止20056月,我校共有电脑213台,服务器3台,还配备了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录像机、VCD影碟机、DVD影碟机、实物投影、投影仪、扫描仪和打印机等设备,基本满足了学校网络运行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需要。(见普查表)

零陵中学信息化建设硬件设备普查表(截止2005年6月)

(一)教师电脑

(二)电化教室

(三)击剑馆

(四)网络教室

(五)三楼机房

(六)四楼机房

(六)信息办

部门

数量

设备

数量

设备

数量

设备

数量

设备

数量

设备

数量

设备

数量

行政

15

投影仪

1

投影仪

1

电脑

41

电脑

41

电脑

53

电脑

3

组长

22

电脑

1

电脑

4

服务器

1

服务器

1

服务器

1

扫描仪

1

教务

10

实物投影

1

实物投影

1

 

 

 

 

扩音设备

1

摄像机

4

总务

3

话筒

1

话筒

1

 

 

 

 

 

 

摄像架

3

年级办

17

DVD

1

VCD

1

 

 

 

 

 

 

照相机

1

机房办

3

卡座

1

录像机

1

 

 

 

 

 

 

录像带

15

 

 

录像机

1

 

 

 

 

 

 

 

 

U盘 

1 

 

 

我校在很短时间内做好所有硬件设备普查工作,是为了更科学地合理配置有限的硬件资源。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发挥硬件资源的功能,我校着力软件配套,在制度建设上加强管理,使得有限的硬件资源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00410月,学校信息办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零陵中学信息化建设监察保障措施》、《零陵中学网络管理制度》(包括《“校校通”机房管理制度》、《“校校通”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校园网用户守则》、《网管员工作职责》),避免人为因素导致信息故障的发生。

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我校于2005年初在考核、评先工作方面已形成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了《零陵中学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考核标准》和《零陵中学信息化教学实践评先标准》。《考核标准》将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更加细化地落实到每位教职工的日常工作中,明确了激励评估的措施。《评先标准》旨在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运用网络改变教学环境的教学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尝试运用网络技术创设信息化教育环境,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005年6月,我校召开2004学年第二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大会,表彰了一批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实践证明,抓好软件配套建设,在信息化建设实际应用中比硬件更新更出成效。有了制度保障,全校教职工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推进校网建设,发展特色网站

200410月,我校联系网页设计公司,租用200M服务空间,结合校庆40周年主题,在前期工作框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学校门户网站:www.sh-llzx.com。其中围绕学校各组室部门工作,由各组室部门自行设计开设了部门网页专栏,并由学校各组室部门信息员负责定时定量进行信息更新。

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调整,在校网建设取得一定经验的同时,学校信息办于2005年3月组织校信息骨干启动特色网站筹备工作。特色网站主要包括四块:地理双语教学特色网站、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网站、学生班级文化网站、校本学科资源中心网站。经过反复论证,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认为,筹备比较成熟并能付诸实施的网站设计方案有:殷育楠老师负责设计的《零陵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网站设计方案》,岑建华、周达凯老师负责设计的《零陵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网站设计方案》和陆鸣萌、曹怡老师负责设计的《零陵中学学生班级文化网站设计方案》。三个特色网站已于6月29日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校网建设由依赖外援过渡到校本开发,这个过程锻炼了一批走在学校信息教育环境创设前沿的高素质教师。

 

零陵中学语文学科网

零陵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网

零陵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网

零陵中学学生班级文化网

 

《校本学科资源中心网站设计方案》由于内容涉及面广,服务器资源占用空间大,暂时没有通过方案审定。然而,“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这个具有长远共享应用价值的资源平台没有停止构建,一旦条件成熟,一纸方案就有可能转变为现实。

此外,我校语文教研组于3月份也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语文新教材教学资源库的构想和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提前研读二期课改的教材,把握新教材的思路和教学重点,将网络计算机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建立学校语文教学资源库,为新教材的实施做好准备。” 这在我校创设教育信息环境工作中带了一个好头,说明我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意识到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学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四、资源应用是金,信息共享是本

网络技术使教育突破了地域和时域的限制,使学习者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条件,改变被动的、被支配的、受监控的地位。资源应用,信息共享,大大扩展了学习者的信息来源,支持了人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权利。

200412月,学校利用多媒体综合信息平台进行了校庆主题活动摄录同步转播工作,信息资源以最快速度得到整合分享。

语文教研组在校网学科教研组网页专栏的信息建设中一直保持学科教学和学科研究的动态运转。许多教学信息不仅与组内教师分享,而且与学生共享。初中数学、外语备课组,积极探索实践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为学校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提供了一些实践材料,为今年二期课改新教材的实施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2005年3月,我校对高三年级进行教育教学视导首次采用学生网上问卷形式进行任课教师上课情况抽样调查。这不仅方便被调查对象进行量化评价,提高了统计准确率,还能够根据各项分值进行单项与综合情况分析,便于管理层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作出考核记录。这项工作已趋向成熟,有望将抽样层面扩大到全体学生,以便更准确地让学情、班情及时上达。

5月,高三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探索实践中,利用优盟教育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播放器让学生不出校门收听了一堂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针对高三作文复习的讲座——《作文碰撞法》,收效很好。基于此,我校在考虑校本学科资源中心网站建设时,也设想让校外更多的优质课能通过网络平台,与我校师生一起分享。

在各年级月考、期中考试以及初三、高三模拟考中,部分教师已经自觉尝试建立自己班级、年级的考试成绩数据库,对班级、年级考试情况及时进行局部和整体比较,通过动态分析,掌握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为更科学地改进老师教法和学生学法提供第一手参考数据。

我校一年一度的“骏马奖”、“耕耘奖”候选人评选活动,不仅是一次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课堂教学的大练兵,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成果展示,更是校本学科资源中心建设素材库。信息办协同各组室部门全程进行设备和技术支持,并将上课内容及时归总,电子存档。学校对推选出的课案课件进行评选,以激励表彰为创设教育信息环境做出贡献的教师。

我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没有把网络的应用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利用校园信息网络形成的智能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宽裕、生动活泼的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制定了《零陵中学网络活动室开放计划书》,组织引导学生浏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网站,让学生在网络教室里,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查寻、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学会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自己学习,获得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能力,获得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五、立足校本培训,提升信息素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不断推进信息时代的教学创新。说到底,信息教育环境的创设,关键因素在教师。我校在创设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特别注重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升。

我校从2002年起连续三年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基础”、“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课程的校本培训。每学年结合“骏马奖”、“耕耘奖”评比,学校进行课堂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比赛,促使全校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逐年提高。

学校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考核,但部分中老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陌生感、恐惧感。针对这个问题,学校信息办通过“面对面显性培训”方式,专门让信息课教师给中老年教师进行校网内部办公、校务管理电子化办公的培训。许多中老年教师在培训之后,感言“不用不知道、一用忘不掉”。学校针对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却无法保留下来的问题,组织相关教师将老教师的经验整合为信息资源,供更多的青年教师学习借鉴。比如,一位语文高级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详批,非常有特色,学校就让青年教师把这些作文的精彩批阅搜集整合为信息资源,与师生共享。这种“以新促老”、“新老结对”的方式从总体上提升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另外,我校信息办还灵活采取 “局域网隐性培训”方式,通过消息收发和校网平台,组织年级组、教研组组长学习有关信息技术整合资料。内容涉及《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避免的几个问题》等。这种网上学习交流的目的旨在引起一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鼓励教师做一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索尝试。

按照中心城区教育“先一步、高一层”理念和 2005 年全市中学推进二期课改的总体要求,我校将完成“以新技术推进新课程”的新一轮教师信息校本培训,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同时,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创设信息教育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祝智庭, 顾小清, 章伟民, 闫寒冰, 徐梅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信息教育实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

 

本文获“2005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年度论文评选”二等奖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