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暑假期间市教委开展“2006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工作。 史地教研组首先于开学初召开了教研组会议,强调围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要求,开展培训,通过培训,要使教师把注意力聚焦到“二期课改”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上,着重提高教员师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证“二期课改”的顺利实施。着重解决“二期课改”推进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本教研组所有教师均从网上认真观看了学校组织的统一观摩学习的专题讲座,另外学期开始后所有教师均自觉认真地在线学习了19节观摩课,并在观摩课后对每一节课认真作了字数在200字以上评课纪录。而且遵循培训要求完成了讲座浏览、在线测试、展示课浏览、展示课点评、教学设计、观摩课浏览、观摩课评论等各项网上作业。 在此期间,结合本教研组具体情况和教师自培,开展了多次组内教研活动。由刘思勤老师开了一节《草原文明》的公开课,并由其本人说课,谈了教学设计和设想,组内其他教师积极参与了评课。对于19节学科展示课,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经过本次培训学习,全体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首先,必须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转换。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并非仅仅是结果,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活动中学习,是学习方法的大转变。其次,“二期课改”新教材为教师搭建了全新的教学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智能;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二期课改”提出了三个领域的目标,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目标,还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过程;尤其是关注学生在完成地理学习目标中所体现的道德品质、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养成。这就是说新教材需要我们地理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新教材在“三板”基础上增加了“一网”——即网络教学,这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需要全新的课堂学习模式,如何实现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和情景教学模式。再次,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把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内涵;自我构建区域地理知识的联系性;自我选用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自我发现问题且学有余力探究;自我迁移认知新区域。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上可以树立榜样,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加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弹性设计,帮助学生掌握策略;分组管理,创设有效习得环境;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内化;运用技术,开发提供学习资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取以下策略:选择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的有吸引力的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和结果的具体形式;将选题分解成若干个次一级小标题;通过有关途径搜索与小标题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运用合适的方法选择并汇总典型信息资料;编排典型信息并以有效的形式发布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