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防范学生欺凌举报邮箱
相关内容列表
化学组自培计划(2006—2008学年)
 
 
 

市全员培训小结(对录像课的评析报告)
2007-06-01  作者(来源):化学教研组

2006学年开始,市里为我们教师准备了很精彩的录像课,我们组里的教师都很珍惜这个机会,把它当作一次走出去学习的机会,所以在认真看的基础上,还每节课都进行了点评,汇总后小结如下:

1,从三维目标中看,每位教师都十分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初中教学中,教师更贴近生活,注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唤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思维,比如:《食品与营养》,我校施文娟老师看后点评道:“授课教师从一日三餐的食物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化学离我们这么近,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有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油脂的溶解性,懂得了自己该如何正确摄取营养。”

又如:在对《生活中的化学》点评中,我校朱丽娅老师说道:“本节课改变了满堂灌的复习方式,通过设计“烦恼的早晨”的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生活和化学鲜活的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化学教学社会化,生活问题化学化的学和用的关系。”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通过化学生产和社会问题构建教学情景,比如,陈悦老师在点评《物质的量浓度》这节课时说道:“本节课的引入是一个亮点,从实际应用中引入,不仅引出了新课,更清晰的阐明了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在实践中的意义,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又如,单伟伟老师对《氯气的性质探究》一课的点评中说道:“这节课将氯气的性质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之下,通过氯气的发现史和应用等的史料,逐步揭示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一举两得,构思十分新颖。”

总之,这些课在课堂情景的设置上都有独到之处,情景的设置很容易让学生沉浸其中进而思想高度集中。

2,对三维目标的过程方法目标,教师普遍重视,课堂设计总是围绕如何揭示化学思维过程展开:初中教学中更着重于从无到有帮助学生搭建化学知识的框架,比如:《绪论-走近化学》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授课教师的处理方式让我们深有感触,我们都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启蒙课,施老师还点评道:“这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充分,从演示实验到学生实验,从列举到归纳引入了物质的变化,性质,组成,结构等概念,具体又形象的阐述了化学研究的对象,使学生对什么是化学有了感性的初步认识。尤其在让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上作了细致的引导,为学生如何细心观察,记录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即如何正确进行探究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高中教学中教师则侧重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化学思维的培养。比如,《甲烷的实验室制备》一课,赵毅老师点评道:“教师从结构式引出空间构型的探究,让学生先提出假设,然后验证,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假设-验证-修改-小结的过程。同时通过“间接分析”研究法,从二氯甲烷的同分异构体的分析,讲解完成对甲烷结构的分析,并通过小结将整个方法由隐性转变成显性,让学生充分了解。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为什么不用其他氯化物”展开讨论,对概念进一步深化。整节课重点对“间接研究法”详细介绍,在科学方法的目标达成上是一大亮点。”

3,对化学实验的处理和使用于以往有很大不同。不再是简单的作为一个验证手段,而是作为探究的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更深入,往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化学思维,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点上初,高中没有太大差别。

比如:针对初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老师点评道:“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授课老师将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调整到学习完氧气的性质之后,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原课程设计仅要求学生设计装置,画出草图,提出设想。而调整后,学生能从实验原理上进行比较,对反应物的筛选,设计简单可行的方案并对装置进行创新设计。可见调整后对实验的要求提高了,范围扩大了,对思维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有可能将想象变成现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又如:针对高中《非金属元素-硫和硫的化合物》,岑建华老师说道:“授课老师本节课完全依赖实验展开,通过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尤其好在当学生描述现象到位后,教师再次重放实验过程,让学生再次观察,使未描述到位的学生在比较中体验到差距,并对严谨的科学观察有感性的认识,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有切身体会。”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寻找到知识的生长点,运用实验的手段或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方法,构建化学思维,体会科学态度,提高思维能力,才是我们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