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目的: 1.联系初高中教材,通俗易懂的介绍这部巨著,引发阅读兴趣。 2.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讲座方式: 1.多媒体演示 2.讲解交流 一、开场交流 《史记》是中学阶段入选文言课文最多的一部,主要涉及介绍的作品《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等作品,从中了解和认识司马迁和他写作《史记》的经历,感受他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简述秦汉历史背景与历史散文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凝聚融合,在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血与火的战争兼并双重力量的作用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秦灭齐为界,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虽然这个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的历史事业和政治制度,由后来的王朝继承下来,汉王朝400余年的统治,在多方面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汉文化的影响一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社会生活的休养生息体现在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不同于秦通过灭绝文化方式的大一统,汉代统治者懂得以儒学文化一统天下,而且,外来文化交流的出现,使得汉王朝以前所未有的恢弘气度,出现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历史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发生了空前的变革。司马迁《史记》的孕育出现,颇有一种象征的意味,它似乎在告诉世人,这个世界必须从巨大的时空意识出发,才能给以完整的描述。 我国早在夏朝就开始设立史官。史官的职务往往是世代相传的,所以能够积累和保存各种档案资料。古代史书的基本体式是记言和记事。 《尚书》、《国语》、《战国策》等是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尚书》意为上古之书(“尚”通“上”),是虞、夏、商、周时期典章文献的汇编。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书经》。《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分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七国约500年的历史。《战国策》共计33篇,以记述谋臣策士的说辞书信为主,为西汉刘向根据宫廷藏书资料整理而成的。 《春秋》、《左传》等是以记事为主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编,共计12篇。全书记事过于简略(往往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于是配合《春秋》的史书问世,其中价值最高的是《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也叫《左氏春秋》,相传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作,也是编年记事,叙事较为详细,较为系统。 司马迁不仅从先秦史书中摄取了大量的资料,而且在编写体例、叙述方法以及语言表达方面获得许多借鉴和启迪。他开创了纪传史学和文学的先河,创造了以人物带事件纪传叙述和评论风格,自《史记》以后,纪传体成为宫廷正史的体例,从汉《史记》至《清史》,中国二十四正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从这个意义讲,司马迁伟大之处在于继往开来,他既是先秦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新的史学的开拓者和创造者。 三、司马迁其人与人生启迪 司马迁,字子长,汉武帝时史官。他父亲司马谈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对先秦各家学说都作了简要而独到的评论,著《论六家要旨》。后对司马迁早期教育以至子承父业无疑有重要意义。 据载,司马迁因出生时随父迁居长安,由是而取名“迁”,少年时师从儒学大家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的基础。他从事史学著述研究的一生可以给我们以下三点人生启迪: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学态度 万卷书,万里路虽是虚指,但用它来形容司马迁的求学观一点都不为过。 司马迁二十岁那年,开始了广泛的漫游。
这次游历到达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屈原、韩信、孔子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漫游回来后,做了郎中,又奉命到过四川、云南一带,这里就有一个“夜郎自大”的典故出处…… 以后因侍从汉武帝巡狩封禅而游历了更多的地方。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于他后来写作《史记》起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看待《史记》时,不要忘了,求学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学习过程,不光要学会利用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知识财富,更要用实践的行动去获取前人没有留给我们的知识,这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学习能力。试想,司马迁如果不是通过广博的知识积累,不作事先充分的知识准备,就凭当时的交通条件,以及并不富裕的家庭环境,很难想象他能做到这一切。 在他父亲去世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自称“太史公”,此后潜心于著史。就在这时,在司马迁身上发生了一件决定《史记》命运的大事——“李陵事件”,经历这一事件之后的司马迁告诉后人一个人生态度——“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抉择。 2.“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人生态度 李陵,汉将李广的孙子,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汉武帝时命其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腹地,以少击众,抗击匈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力战之后,遭部将叛逃,暴露李陵兵少无援的军情,单于遂集中兵力围攻,李陵兵尽粮绝,兵败而降。消息传来,汉武帝大为震怒,朝廷重臣纷纷斥责李陵。司马迁出于知识分子的良心,愤怒于那些安于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后李陵《答苏武书》验证了司马迁的推测。 李陵的兵败,实由汉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汉武帝。他因此受了“腐刑”的惩罚。命运给人“困难”折磨的同时,也提供给人发展的机遇。 受此刑罚,对于司马迁来说,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司马迁在对朋友任少卿的一封书信中(《报任安书》)对于“李陵事件”、自己的身世遭遇和悲愤痛苦的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代,对汉武帝的刚愎自用不无微词。
信中紧接着表现了他积极的处世态度,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观,他列举先秦诸子,表示完成《史记》的决心,
内心的痛苦和郁闷,促成这本读之不能不为之感动的作品至今魅力四射,同样的言语见于《史记》总结篇第一百三十卷《太史公自序》。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总共一百三十卷,52万余字,全书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构成。 3.“打破权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辨证思想 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记》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据说汉武帝读《史记》后,对其中有些部分感到愤怒而加以删削,这也是有可能的。贯穿《史记》的“打破权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辨证思想是我们理解这部巨著的关键之一。 从秦始皇开始,君主个人权威的加强,使得史官的地位已经落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的地步,但司马迁有意识地继承了古老的史官传统,并不想把自己的笔变成君主唱赞歌的工具。另外,司马迁对孔子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但并不是完全信奉孔子的学说,而是钦佩孔子的人格,尤其是孔子以普通士人的身份为天下确立文化准则的宏大理想。换句话说,司马迁把自己写作《史记》的工作视为孔子修《春秋》事业的继承,这就在精神上继承了先秦散文家的理性态度和批判意识。时代赋予司马迁的宏大眼光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让这位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有特殊的个人遭遇的人,拥有了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独特理解阐述的机会。 《史记》对社会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人物。《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由各个阶层的人物推动和发展的,尤其是对下层人物的态度,他意识到造就历史的真正力量。 在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名位。项羽未尝称帝,但《史记》立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后,是《吕太后本纪》,而没有“孝惠本纪”,因为惠帝虽有皇帝之名,实为傀儡。《史记·太史公自序》宣称,作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那些“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垂名后世。 四、如何看待和阅读《史记》部分作品 这部史传文学的核心部分是:本纪、世家、列传,由人物传记构成主干,融故事性、戏剧性于一体,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我们从三方面来了解和涉猎这部作品: 1.把握《史记》的叙事艺术。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以第三人称。作者只为叙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不直接评论,保证了史实的客观性,但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不同人物在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含而不露地经由文学渲染加以传达,所谓“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为了再现历史场景和人物活动,叙事艺术体现在内容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如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孙武的传主体是吴宫教战的故事;孙膑的传包含田忌赌马、马陵道破杀庞涓等故事构成……故事的美丽在于戏剧化的矛盾冲突,每个故事都像一个很好的戏剧小品(同学有兴趣编排课本剧,《史记》中有很多原创剧本)。如“鸿门宴”的故事,简直是一场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独幕剧。(“荆钶刺秦王”) 2.体验《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司马迁基于过去著作的积累,把中国文学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提高到一个划时代的新高度。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征鲜明三大特点。其中写得比较成功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从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有刚烈的英雄,有无耻的小人,共同组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奋起于草莽而王天下的起义者,胸怀大志的英雄,不居权位而声震人主的侠士,胆识过人的将相,血溅五步的刺客等非凡的人物,使《史记》洋溢着浪漫的情调,充满传奇色彩。 司马迁非常清楚:迎合世俗的人往往得到幸福;反之,则容易遭遇不幸。但他绝不赞美平庸、苟且的人生。于是出现在《史记》中最壮丽动人的是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
悲剧场面的反复出现,告诉人们:即使命运是不可战胜的,人的意志也同样是不可屈服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抗争精神。 戏剧性的场景为各种人物在历史画卷上活灵活现提供了绝好的手段。如《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我们可以看到刘邦的圆滑柔韧,张良的机智沉着,项羽的坦率粗直,樊哙的忠诚勇猛,项伯的老实迂腐,范增的果断急躁。同样的例子还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刺客列传》的“荆轲刺秦王”等。 司马迁描绘人物形象,主要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人物的命运变化中,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中完成的;由于他对各种人物都有深刻的观察,对人的天性及其在不同环境、地位上的变化有深刻的体验,人物形象才能活跃而富有生气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3.研究《史记》的语言艺术。 《史记》历来被尊为典范,代表骈文出现前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 司马迁吸收了前代文学家的经验,抛弃了铺张排比,形成了淳朴简洁,富于变化,通俗流畅的散文风格。首先,这主要因为他收集了大量的民间史料,用语通俗。其次,他在叙述过程中始终倾注情感,处于不同心情时,语调时缓时急,时重时轻,时而幽默时而庄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再次,他对古汉语有很高的修养,擅长对古代史料作适当的语言处理。 由于《史记》的语言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口语,因此,既富于概括性,又富于生活气息。很便于后人理解历史故事,也被后人作为典范来学习。 五、总结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最高境界。 且不论其对史学研究的价值,在文学方面,《史记》对古代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的影响非常深远,成为后世文学历史题材的创作源泉。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中,《史记》深刻影响到唐宋时的“古文运动”,以至成为后世散文学习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