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教工之家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相关内容列表
课堂教学大有可为——新教材培训小结
对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语文新教材培训小结
语文教学设计之我见——一次教学观摩活动后记
学习材料4:王厥轩 二期课改的“五种学习经历”的新概念
学习材料3: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材料2:Internet学习环境中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学习材料1:《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解读
高一年级以赏析爱国主义诗歌形式感悟荣辱
设境导学,和谐发展——高中语文备课组参加南洋中学校庆110周年公开课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语文教研组开展 “两奖”公开课专题研讨活动
中国中学听课有感
区高三语文教研活动中国中学专场研讨信息
高考作文新思路——听周宏教授关于《从高考作文的评价谈高中作文教学》讲座有感
 
 
 

树立语文课改意识,提升语文课改水平——二期课改培训小结
2006-09-01  作者(来源):零陵中学 任洁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由徐汇教院组织的上海市二期课改培训活动。活动为期两天,从七月二日至七月三日,分别从课改的相关背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新教材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通过这次活动,我主要对以下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一、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

我们应该清楚,学生应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树立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的观念,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素养、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对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构建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

二、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应丰富德育内涵,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生命意识,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对此,我们要改进德育方式,拓宽德育渠道,突出各学习领域的德育作用,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德育功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要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促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三、改革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要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

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新教材的编排正体现了这些,它突破了以往教材偏重知识与技能,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多元并进,努力贴近学生成长需求。在内容上,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相对集中的学科目标,更重视学科整合,与开放的社会生活接轨。

五、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能力和发展可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不断地通过以知知识,探索未知;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七、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体验、感受与发现,主动地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地形成问题意识,并在对问题的思考、认识、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总之,二期课改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的教育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搬用或借鉴。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简评:

课改理念的真正落实关键在人。本文简述七个方面认识,阐述“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理念层面的认识可以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但就本文提的七个方面认识,能够融汇于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和之后的总结,就是非常难得的实践了。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