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防范学生欺凌举报邮箱
相关内容列表
音美综合组举行网上教师培训评课活动
 
 
 

音美教研组评课报告
2007-06-01  作者(来源):音美教研组

一、    活动安排

1、   组织教师网上观摩19节教学实践展示课

2、   每位教师写19节课的课评(每节200字)

3、   骨干教师刘雯准备一节课评:高中美术课《崇民民居文化》

4、   组织每位教师上网观摩高中美术课《崇明民居文化》

5、   教研组集体评课(刘雯主讲/陆晔主持)

二、刘雯老师评课稿:高中美术课《崇明民居文化》-仇娅老师

(一)           整个教学过程程序设计严谨生动。

1、   导入阶段到整课小结,引用诗句统摄全课。

      导入阶段:用了崇明县志里的一句“士习读书,农知力穑。俗尚质检,不事华丽。”然后教师提问:“从这一县志中可以看出怎样的民风。”学生回答“质检”的含义,崇尚质朴节俭。相对应的是在结束小结时送给学生一句“崇明学子崇德明智,生态家园生机盎然。”这有几个好处。

A.     从教学过程的结构上来看,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就像门上的对联,相对称相呼应好像给课堂教学也带来美感。仿佛向我们打开了通向知识的大门,里面才能充满气场。教学过程设计严谨生动,给人以整体紧凑的感觉。

B.     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和这课的课题《崇明民居文化》的人文背景很贴切。这样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授课气氛,让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讲解中得到信心,也学会思考。

C.     对“质检”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地抓住了含义,马上明确了崇明人崇尚质朴节俭的民风。从而引出了有怎样的民风就会形成怎样的民居建筑特点。

2、    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适时融会巧妙地迁移。

     仇娅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梳理,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很顺畅,在适当的时候融会巧妙的迁移。

A.     从寻找空间结构元素中的灶神的神牌,引出崇明民居拙朴的灶花艺术。

B.     接着适时归纳出崇明民居的三个建筑特色:简朴的平面布局,古朴的空间结构拙朴的灶花艺术。用了三个含有“朴”字的词汇。

C.     然后从“朴”字着手,巧妙地迁移。老师说:“虽然简朴,但讲究绿化。”请学生选择在民居建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可以中什么树?有桃树、槐树、榆树、竹园可作选择,学生纷纷出谋划策,教师的解答生动有趣。学生了解了绿化与建筑的关系之后,站在建设生态岛屿的制高点上请同学讨论交流如何保护现存很少的崇明民居,建设生态岛屿,让崇民成为上海的后花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这一文化生态资源的意识.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             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师生互动。

l           (教师循循善诱知识疏导,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收放自如

l           (重点内容突出密不透风,设置悬疑问题疏可走马)疏密得当

1、“收和密”体现在教学重点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讲解简朴的建筑平面布局时,教学涉及的知识点有四个方面,(1、建筑形式:四厅头宅沟--独宅独水)(2房屋布局 一字形,转交形,三进两场心, 四进三场心等。)(3、房屋结构:三路头,五路头,七路头,九路头。民间风俗。)(4、堂屋:前头屋(祠堂))仇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快的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让我这个外乡人对崇明的民居认识颇多。仇娅老师到崇民博物馆当中拍摄几幅四厅头宅沟--独宅独水的模型图片,重点分析了崇明海岛建筑的建筑宅沟的特点。请学生回想你曾经见过的民居布局并画出简图,然后请同学解说,大概有两位同学回答提问,接下来仇老师非常具体的对四进三场心的特点用教师实地拍摄的图片进行讲解,谈到了亲眼看到后的感受,并进一步通过海岛画家的四进三场心的建筑为主题的国画作品给学生欣赏,仇娅老师讲授的知识由浅入深,教学逐步的递进深入。在讲解方面又积极调动学生的思考,循循善诱,提示学生的用以有经验或知识点去理解新的知识点,给学生很多可以容易跨上去的台阶,这样课堂就不会冷场。通过教师本人讲授、不断的启发点拨学生再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的及时总结,使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看似在不经意间仇娅老师就把本堂课的知识点讲透,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让这一辈的学生了解了他们不太熟悉的崇明本地乡土文化,原来崇明的民居文化是如此精彩。例如

     讲到崇明古民居空间结构元素先是让学生交流探究的结果,但是仇老师并不是说完全听任学生的发挥,而是没有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交流,后又把自己找到的空间结构元素和同学作交流,这种交流是双边的互动的。及时弥补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能带来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欠缺的问题。为什么仇老师要这样做?因为这是教学的重点,要紧紧地抓,牢牢地抓。为什么仇老师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课前仇老师画花了很多时间放在收集资料,研究学生的学情就是现有知识水平上面。教师教授知识重点当中老师备课充分,,资料丰富,教师始终站在主导的位置上。例如

2、“放和疏”体现在课堂中穿插了一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活动。

A.        全体学生动手画,解说。

讲到房屋布局的时候,老师让全体学生动手描绘记忆中的房屋布局并叫代表来一一解说。

B.        全体学生分四组演示,交流。

在讲到崇明房屋空间结构元素时,叫学生分组演示,四个小组分别从房屋的外观的山墙,屋脊,弄堂,格窗作了解说. (外观的山墙学生经探究后画好山墙简图,实物投影介绍,和徽居相比较。) (屋脊学生当场在黑板上画出屋脊的样式,并且和故宫屋脊相比较。)(穿堂学生拍摄的照片,讲解结构元素的功能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格窗学生在外婆家的陈桥老街的崇明民居拍摄、编辑、配旁白、配音乐的录像。)

从学生收集的图片和录象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前也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但是学生的表现朴实、自然,毫无雕凿,没有预演的痕迹。回想起自己在曾经上过上海的是石库门建筑重点让四个小组的学生用多媒体的形式交流,学生准备相对较困难,那当然在课堂效果上不是很流畅,又显得较单一。老师的学生能够用最合理而又直观的方法表达,一方面能够说明这所学校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令一方面我想老师本生一定也在其中起到了指导的作用,而且指导得法。

C.        学生分组讨论,出谋划策。

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崇明的生态建设出谋划策。学生们都积极的说出了自己的点子。纷纷想到了让富有海岛民居特色的简朴的崇民民居去改善崇民的生态岛的建设。讲到民居的保护,这种保护是原地的修建或是重建或是搬迁后重建等等。让全场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个部分也是这课的亮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是国外还是国外,只要一讲到建筑,除了建筑本体,绿化环境生态建设会对人的居住感受产生影响。从建筑,到合谐的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处理,这才是人类最佳的居住条件。这部分使得原来以乡土建筑文化的主题内容的教学,提升到整个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层次,教学效果土而不俗。

D.        留下悬念让学生探究,疏可跑马。

老师在教学上还非常注重悬念,设计考考你的教学内容,既是介绍又提出问题。建筑当中的空间结构元素例举了镇宅之石泰山石敢当,建筑门前的水缸、神牌。当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功能作用,学生能回答的给与肯定,回答不出的难题就让学生作为研究探讨的方向,继续思考回味。)(这让老师的教学风格看上去极为老练,既不是一味的灌输,也不是一味的听从学生,因为我觉得上课毕竟是以教师为主导。)(还可以让学生不禁产生敬佩,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三)             教师教学素质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强。

1、教态自然亲切,情感充沛。

     教师言语风趣,语言流畅,语速合理,语态丰富,善于点拨,讲述透彻,并且善于用动情的肢体语言带动全体同学的求知热情。

2、巧妙运用方言,巧解知识点。

     仇老师至少在三个地方运用崇明方言如:四进三场心、三路头、前头屋。把知识点拉近学生,同时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我作为听者也觉得很感兴趣,拉近了广大听课教师的距离。

3、板书设计合理,重点一目了然。

      讲到简朴的建筑平面布局时,知识点多,知识点下面还有知识点,枝枝丫丫多,仇娅老师的板书多媒体板书没有把枝丫解散,而是满满的一页,让学生看到了重点知识点的全貌,教学重点突出。

4、课堂及时应变,驾驭课堂能力强。

    当仇娅老师讲到堂屋时,用崇明话前头屋提示大家,同时又请学生讲出前头屋在徽州民居当中怎么讲时,这时她相信学生能回答出,因为在前一节课和学生讲过,但学生却回答不出祠堂的时候,仇娅老师不慌不忙地拖长了音说出“祠堂的祠”,这时学生立刻全部都回答出了答案。所以看出她应变能力强,这也是靠经验积累小的结果。

(四)             提一点改进建议。

     仇娅老师讲崇民建筑的空间结构元素时,首先用了寻找崇民建筑的空间结构元素,让学生交流老师交流。最后在归纳时点出古朴的空间结构元素。我的感觉有点突然,学生在交流寻找结果时候,似乎也用到了诸如简单,简朴等词汇,教师可能是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没有归纳空间结构元素的古朴的特色。我觉得老师当时因该及时归纳。

结尾部分的讨论交流可以,穿插学生描绘崇明古民居的设计简图,介绍设计意图等,从而强调美术课,建筑欣赏的本体性。

      这节美术课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说明只要有心,就可以挖掘出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源。随着崇明的时代变迁,古民居日渐减少,学生对之所知与感受甚少。学生自己去发现、感受与评价家乡民居之美,为家乡生态岛建设出谋划策增添美。此处无须说教,热爱家乡,关心身边艺术之情会油然而生。总之,这是一堂融体验、感悟与审美于一身,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符合二期课改精神。特别在崇明大开发的日子里,着力体现崇明自己的文化特色,其意义是深远的,这就是美术课的魅力体现!                       

 

三、教研组交流点评

(一)本课的闪光点

 1、丰富的文化底蕴

1)引经据典《崇明县志》

2)建屋出资的民间习俗

3)寄托劳动人民生活愿望的灶花文化

4)集审美、净化作用的建筑特色

2、分层多面的探究活动

1)课前的资料收集、幻灯片制作、录象拍摄

2)现场讲解绘画

3)分组命题讨论

4)教师个人的信息交流补充

(二)本课的不足处与意见建议

1、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

1)建筑平面图的线条与文字对应

2)学生画简图的交流

3)录象、图片展示的实效

4)背景音乐的使用

2、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与创作能力的提高

1)建筑简图的适当指导与学科知识整合关系

2)口头交流的单一形式

 3)与劳技手工活动的结合

三、教导主任与生物教研组长的参与点评

1、关注人文背景

2、面向过程、教法、学法、教态的全面点评

3、结合日常教学经验

4、其他教研组的评课借鉴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