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防范学生欺凌举报邮箱
相关内容列表
 
 
 

预测200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
2007-05-28  作者(来源):[暂无]

从前三年高考地理试题

预测200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                      

一、前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分析: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题目类型

04

题量

05

题量

06

题量

出现示意图

0

0

4(一张图)

完成靠记忆

1

0

0

国际新闻

1 

0

1

国家新闻

1

2

4

上海新闻

1

0

1

与上海描写相关

2

5

5

自然、人文比例

10/10

8/12

10/10

07预测:

1,  选择题将启用示意图;

2,  完全记忆题将消失;

3,  将更加关注新闻;

4,  与上海相关题比例上升

5,  自然、人文知识分布均匀。

     第二部分,综合分析题

年份

题目

类型

04年

05年

06年

增减情况

地理对比题

马六甲/英吉利比较

15

尼罗河/亚马孙比较图

17

印度/巴西比较图

18 

与人口地理相关题

人口图表

8

人口图表

12

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15

区域地理题

冰岛

19分

台湾区域地理

22

珠三角区域经济

19

 

与上海相关区域题

上海/巴黎河流比较(第3题)17

崇明岛

16

长三角湿地

15

自然地理题

昼夜展开图(第六题)7

北极黄河站

10

神舟六号

5

热点地理题

四大工程(第5题)

14

西北绿洲/荒漠(含研究课题设计3)13

甘肃地理(含分析题6)18

 

三农问题14分

分叉

分叉

 

 

鲁尔区16分

分叉

分叉

 

07预测

1.  考查内容更加趋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  命题将会逐步与新课程改革接轨,渗透探究实践式的学习过程的考查。

3.  试题选择的角度、设置情境仍然会较新颖,突出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4.  贴近生产生活,联系最新重大时事,结合实际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5.  热点呈现方式,显性与隐性结合。开放式试题设计比重会有所增加,侧重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6.  重视地理区域,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部分  选做题

 

 

 

05年

06年

 

A组

3S (6分)

中国地域文化10分

寒潮(7分)

太平洋沿岸局部区域特征10分

等高线(7分)

 

 

B组

印度洋周围区域特征11分

地质构造10分

中国太阳辐射分布9分

世界石油能源10分

07预测

1、  A组有二期基础性知识向人文和区域地理转化

2、  B组第二题能源问题是趋势,第一题平衡区域地理,增加了基本原理题

3、  三题变两题,每小题10分

 

  06高考各科平均成绩分析

语文92.45     数学(文)104.68    数学(理)101.30        外语98.17

政治106.93     2   历史107.04          1     地理97.51           6

物理100.81     4   化学104.29          3     生物99.01           5

07预测

地理排名第六显然不合理,可能上升至第三,平均分约102~103分,即07年题目难度将下降5分左右;

二、◆07高考地理试题内容重点预测

()自然地理部分

1.经纬网判读,时间换算,太阳高度变化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运用。

2.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水文等地理事物、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综合联系。

3.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及成因。

4.海水温度和盐度、水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板块边界、地质灾害的相关性。

()人文地理部分

1.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中国和世界典型农作物、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世界重要工业区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我国西部发展政策。

3.人口增长类型、特点及人口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区域性环境问题。

4.城市化特点和城市功能区布局,城市卫星城和城市新区的选点区位因素。

()区域地理部分

区域热点主要涉及区域内发生的、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或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作用的事件。

    2007年高考复习要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区域热点主要十个类型

(1). 地缘政治敏感区如中东、朝鲜半岛、索马里半岛、巴尔干半岛等地区

(2).国家、民族矛盾尖锐区:如印巴矛盾的南亚地区、阿以争端的中东地区、两伊地区、我国的台湾问题等。

(3).自然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印尼海啸、南亚地震等)、气象气候灾害如洪水(南亚孟加拉等)、“桑美”台风(东亚等)及干旱(非洲)等。

(4).生态环境破坏区:如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急剧减少与遭受40年来最大干旱、极地的臭氧层空洞、非洲与中亚草原的土地沙漠化、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核电站的核泄漏及沿海赤潮、暖冬问题等。

(5).重要资源分布与出口区:如“三中地区”(中东、中亚、中美)的石油;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的铁矿等。

(6).政治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

(7).海陆交通枢纽区:如中东(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中美(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及大陆“心脏”—中亚等。

(8).探险旅游活动区:如极地探险(我国将建第三南极考察站)、环球海洋科考、自然与文化遗产分布地区等。

(9).重大工程建设与重大战略实施地区:如我国泛珠三角、长三角、中部崛起、东北振兴、青藏铁路建设、跨地区跨流域资源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四大典型工程)、上海洋山深水港码头、杭州湾大桥工程、崇明南隧北桥、上海世博等涉及的地区。

(10).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区: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国事访问;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326日至28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曾培炎副总理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四国;温总理定于411日至15日访问日本。

这些热点中,有些是记忆性的,如区域的位置、名称、重要的数据等,有些是要理解的,如热点问题形成原因、影响和作用等,还有些是应用性的,如应对措施、发展目标等。

2、◆主要区域热点剖析

(1 )  西亚  

热点成因

位置重要:西亚地处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非、欧)五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黑海、里海)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古代为东西方贸易通道,现在有铁路、公路、国际航空通达三大洲,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控制着世界重要的海上航线。

资源丰富:西亚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

民族、宗教复杂:西亚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不同宗教之间和同一宗教内部教派复杂,特别是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关系严重对立,存在着领土、水源等争端,局势动荡不安。

美国等大国插手: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试图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维持力量平衡,使矛盾更为错综复杂。

考点关注  西亚石油资源的特点、分布和输出路线;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成因。重要的河流、海湾、海峡分布;突出的特产名称与分布等。

(2)中亚 

热点成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中心位置,古为东西方陆路商贸要道,有丝绸之路通过,现在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穿过,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区域内资源丰富,尤其是里海附近区域蕴藏有大量的油气资源;中亚各种矛盾复杂,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势力尤其是东突分裂主义势力非常猖獗,给本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了最大威胁:历史遗留的民族问题与大国插手使矛盾激化,产生了车臣、高加索等问题;不合理的垦殖引起荒漠化等。

考点关注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成因;里海油气资源外运通道建设问题,如与中国、美国的石油合作问题;荒漠景观与荒漠化问题;棉花生产的区位分析;内流河、湖的水文特征及成因分析;对外合作与联系:如上海合作组织等。

(3)南亚 

热点成因:南亚问题主要表现为印巴持续紧张的对抗关系。始于1947年印巴分治时的克什米尔争端。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1947年英国殖民当局提出了以印巴分治为前提的蒙巴顿方案,对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悬而未决,为日后的印巴争端埋下了伏笔。按照方案的原则,该地区应以宗教作为决定加入印还是加入巴的基础。该地区人口中穆斯林占多数(77),但政权却掌握在信仰印度教的土邦王手中。是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发生冲突,土邦王宣布克什米尔归入印度,导致两国在该地区人打出手,酿成第一次印巴战争。1948年两国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停火,根据随后划定的停火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面积的70%,巴基斯坦占有300h,。按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最终归属应取决于公民投票,巴基斯坦认为对已有利,因此长期-坚持联合同的解决方案。印度时此则持有异议。由于归属问题仍未解决。19985月,印巴竞相实施的核试验使这对宿敌的关系又趋于紧张,印巴关系更加脆弱。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巴两国对归属问题存在分歧、联合国及其安全理事会未能采取有力措施,是导致该争端长期拖延未决的重要原因。印巴两国搁置分歧,尊重克什米尔人民的自决权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考点关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与农业、航海的关系;南亚的地形特征;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水文特征;黄麻、茶叶等农作物的分布与区位分析;重要矿产与城市的分布;综合国力的要素;印度人口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与中印关系等。

(4). 东南亚

东南亚的地理特征;印尼地震与印度洋海啸;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克拉地峡与克拉运河;泛亚铁路;澜沧江一湄公河的开发。

(5)东亚

朝核问题

 热点成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之后朝鲜同韩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核安全协定并同意接受检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才有所缓和。1993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做出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强制性的特别检查决议,同时,美韩恢复举行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同年312日,朝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又紧张起来。近两年来,朝美间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提出要在美国能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放弃核活动,美国则一再要求朝鲜彻底放弃核活动、接受对核设施的核查。朝鲜核问题会谈主要表现为美国与朝鲜的分歧:一是朝鲜是否愿意彻底放弃核活动、愿不愿意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加不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问题上,二是美国是否愿意停止针对朝鲜的联合军事演习、是否对朝鲜冻结核技术做出补偿,提供经济援助并提供安全保证等方面。

考点关注  核能的特点;朝核会谈相关六国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状况;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成因;从东亚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带性规律等。

(6)欧洲

热点成因: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二次大战前一直是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扩散核心,影响和决定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次大战以后,欧洲各国联合图强,开启了区域一体化的先河,以集团整体实力的优势与大国抗衡,克服了面积较小,资源有限,综合国力不强的劣势,通过区域一体化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一极。自1965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西欧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到199311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开始生效,欧洲联盟正式诞生。再到200451日,波兰、捷克等10国加入,欧盟已扩大到25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和欧洲货币单位;形成了欧洲统一大市场。并在从一个单一的经济贸易组织开始向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和防务在内的全面一体化实体过渡。

考点关注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特征与成因;河流特征与冰川地貌;工农业区的分布与区位分析等。

(7) 中国中部崛起  

范围: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六省。

问题:近年来,在东部提速、西部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下,中部发展问题日益凸现。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欠发达的中间水平;产业结构仍然是农业和资源粗加工工业,在两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取得发展,将极有可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出现所谓的中部塌陷;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取得大的突破,则很难将全国作为一整盘棋下活,中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取得突破性成长的瓶颈。

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京广、京九线贯穿南北,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作用。其次是资源丰富,资源性产品的地位举足轻重。三是劳动力成本低廉。叫是有老工业基地的支撑作用。中部崛起战略的启动,将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东部加快发展一起,使我国区或经济呈现多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考点关注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西电东送中部通道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商品粮棉基地建设、工农业与城市区位分析、荆江河道治理等。

(8).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背景: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腹地范围小,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成为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与珠江流域相连、与大珠三角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内地九省()的区域为全国面积的15,人口的13,经济总量的l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作用:扩大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更好地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利于沿海产业向内地的转移,也利于内地的对外开放,实现沿海的经济优势与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的互补。   

(9) 类似的热点问题  要关注的还有:世界产业转移、美国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成功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中国登月计划、美国飓风肆虐、伦敦成功申办奥运会、以色列撤离加沙地带与巴以和谈、伊朗核问题、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美和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日海洋权益之争、东北振兴问题、国亲新三党代表团相继访问大陆与台海问题、中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与能源安全问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与中国设立首个航海日、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极地科考等,只要我们将相关的热点问题涉及的自然、人文要素落实到区域图中,挖掘其中隐含的教材的主干知识、用区域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整合,就能触类旁通了。

 

四、对策

   教师考前指导策略

1.整合三大地理知识功能系统——

即教材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抓复习根本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复习中努力做到图文结合,把地理高考的基本能力融为一个整体。

2.在“博”字的基础上要求“活”——

   即指导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用“滚雪球”的方式把书“读厚”,然后落实到一个“活”字上,又把书“读薄”。

3.关注整体,洞悉局部——

地理事件的发展有它的共同规律,也有它的特殊规律,有共性也有特性,因而要指导学生在复习地理材料时要有意识地分辨和掌握它们,这是对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生考前复习策略

1.       (建议):看目录想纲目,看标题想要点——

在已复习一遍的基础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是十分必要的。用看目录想纲目,看

标题想要点的办法可以促使自己去思索、回忆;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弥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2.       (提倡):每天过“电影”——

在计划复习的基础上,每天离开书本、地图和其它资料的情况下,用回忆的方法使已复习过的知识和图像在脑海中复现。凡掌握了的、理解了的知识就算“验收”合格,没有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再及时“回笼”。

3.       (强调):用空白图巩固地理知识——

由于地理科学涉及的范围特别广,所以要善于把地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亲手画一画、描一描,绝对有帮助。即利用地图复习时,把应该掌握的重点图,以空白方式边复习边描画,肯定能不断巩固须要掌握的知识。最后在备考前脱开书本和彩图,用自己画的空白图去验收,这对应掌握的知识并熟练运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