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在央视热播的《于丹心语》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学校特意安排了午休时间播放其中的内容。节目中,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论语》的思想精髓。《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演讲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但是在的现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还要解读《论语》呢?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又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不就是《论语》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吗?有些同学觉得,她与我们读书人没有多少关系。其实不然,论语是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作学生的准则。简而言之,她教会我们的是做人的道理,即:心灵之道,处世之道 君子之道 交友之道。心灵之道启示我们勇敢,于丹教授说:我们应该做一个勇敢的人,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化解生命的缺憾。而对我们来说学习正是化解缺憾的方式。处世之道启示我们宽容,宽容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和谐来自宽容,宽容化解矛盾;我们要学会宽以待人。君子之道启示我们务实,于丹教授说: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学习者更要做一个行动者。交友之道启示我们:选择一个朋友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朋友是一面镜子,是一本好书,可以打开一个世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于丹心语》给我们上了意义深远的一课。 听于丹心语,让我感受到孔子的智慧和胸襟。这不仅对我们思考作文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完善我们的人格,让我们学会做人,我们来到学校首先学的就是做人。可以说,于丹教授的每一句话都对我们学做人有很大帮助:她说:生活中应该做到常想一二.这所谓的一二便是生活中偶尔的小小的幸福和快乐。生活在一二里,就是学会放大幸福。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以平常心待人,泰戈尔有句话说得好:我不能选择最好的,只能选择最好的来选择我。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事情,包括学习,包括生活。我把这席话送给大家,愿大家从中能有所启示。 高二(2)班 李君奕 结束语: 孔子,儒家的创始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有利的论点。他曾言道:说话与做人要相结合的观点。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说好话,作好人。”介此,希望同学们能注重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充分利用它来扬长避短,提升自己,更好地认识自我! 主持人:高二(2)班 冯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