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防范学生欺凌举报邮箱
相关内容列表
市运会击剑比赛零陵队员前三名成绩名册
零陵中学培养起来的击剑运动员王鑫进入国家队
2003年10月17日印尼国家击剑队来我校访问比赛
2003年10月17日印尼国家击剑队来我校访问比赛
2005世界少年击剑锦标赛在奥地利林茨举行
2000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在美国举行
97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在西班牙举行
96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在印尼举行
 
 
 

银剑划过金光闪 申城剑客声名扬——上海击剑选手世界大赛夺冠背后的故事
2006-10-18  作者(来源):作者:厉苒苒;张帆 (岑建华转载)

雪白的剑服,缭乱的银光。
    在这个国庆长假,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击剑世锦赛上,中国击剑队书写了新的历史,一举夺得两枚珍贵的金牌。其中上海剑客王磊挑得男子个人重剑金牌,填补中国男选手无世界冠军的空白。而在难度更大的女子重剑团体比赛中,由李娜、骆晓娟、仲维萍和张莉组成的中国女子重剑队以45比26的比分击败了卫冕冠军法国队,夺得团体冠军,这也是中国女子击剑队夺得的第一个世锦赛冠军。
    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在同时举行的世界轮椅击剑锦标赛中,中国代表队也取得了4金、6银、3铜的骄人成绩。在这群冠军中,几名上海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昨天,记者分别连线刚刚载誉归国的上海剑客王磊、仲维萍和轮椅击剑手张蕾、张冲,让他们说说金牌背后的故事……
    
王磊  黑马亮剑见证成长
    剑者,侠之大义也。
    2年前,犹如利剑划破长空,一块雅典奥运会银牌,让世界剑坛知道中国男子重剑有名年轻的剑客王磊。彼时,“黑马”是加诸在王磊身上的注释——是褒扬亦是质疑,成功来得过于突然,让人不由得怀疑其中的偶然性。
    事实上,王磊之后的表现,确实也让不少人失望。接二连三在小型比赛中失利,国际排名退至七十多名。人们叹息:黑马有时与昙花同义……直至几天前的都灵。在世界击剑锦标赛上,那个几乎已被人遗忘的中国胖剑客再度一剑封喉,成为中国男子击剑历史上第一金的拥有者。
    这一次,王磊说:“我终于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一匹黑马了!”
    从雅典奥运会到都灵世锦赛,森森剑光见证了王磊从年轻到成熟的蜕变。
    雅典归来后,王磊险些迷失了自己。“奥运会夺得亚军之后,可能有点飘飘然,有点放得太松了。这两年状态一直比较一般,成绩都一直不理想。”
    痛定思痛,2年时间中,他让自己学会将压力与关注转化成动力。他说,自己如今才真正理解了重剑运动的内涵:一种类似“侠”的精神状态——“比赛中,自己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对手强而不畏,对手弱亦不骄。这是比任何技战术都更深层次的提高。”
    如今看来,王磊心中的击剑运动更近乎中国古代所说的剑术。“人剑合一”是获胜的关键。他说:“不分高矮胖瘦,只要有举剑向前的精神,就可以击剑。”
    “击剑,其实是两个人智慧和技术的交锋。最大的魅力就是人与人在身体和意念上进行结合的一种较量,比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智慧,更有一种气势。”
    采访中,“亮剑”一词是王磊不断提到的,“比赛中有‘亮剑’的魄力与气势,是取胜的关键。”
    不少人说他是比赛型选手,闻言,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是我的目标,但现在还没达到。真正比赛型选手应该每一次比赛都能赛好,不是吗?”
    “国内比赛确实难打,人人都瞄着我,真是防不胜防。”说到国内比赛,王磊似乎有点委屈。而在他看来,国内比赛的节奏也与国际比赛完全不同。“中国击剑运动的训练有时和古代习武很像——不同的省队训练套路不同,就像剑谱套路一般,将击剑技术一代传一代,从一定程度制约了运动本身的发展提高。”也因此,不少在国内独步天下的选手一旦上了国际赛场,往往失去方向。而王磊,恰恰是比较早体会出这点的运动员。多看外国选手比赛,成为他自我提高的好方法。
    而如今,王磊又多了一个严峻任务——减肥。体重曾一度突破100公斤大关的他,目前最大希望就是能瘦下去。从去年12月至今,王磊在国家队每天坚持在跑步机上跑一个小时,他自己已感觉到收效明显。“人轻了,也许会如虎添翼。希望2008年奥运会时,是我身体素质状态最好的时候。”
    从都灵回来没几天,王磊就去了普陀山,俨然一副工作玩乐两不误的模样。问他,世锦赛回来后有无变化?小伙子不在乎地回答:“我还是原来的我,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呗!要知道,挑战自我才是我最终的目标。”
    
张蕾  张冲  轮椅击剑没有退路
    这是一支特殊的剑客队伍,身体被固定在金属轮椅上,轮椅固定在击剑台上,双方的剑尖距离对手身体只有几十厘米。轮椅击剑很多时候就是一场对攻战,没有退路。
    然而,他们无疑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汗水与努力已收获了成果。在刚刚结束的2006都灵击剑世锦赛中,中国轮椅男子花剑队四剑客大胜东道主意大利队,一举摘得团体金牌。
    一走进上海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击剑馆,就看见轮椅上的白衣剑客们,手持长剑,在激烈的对抗中展现着那份剑客独有的优雅和潇洒。
    人们常说“同行是冤家”,在上海击剑界里,同行却成了相互促进的好伙伴。几天后,轮椅击剑队的选手们就将征战远南运动会,主教练万惠萍特别请来上海体工队的击剑运动员为弟子们作陪练。
    本是抱着献爱心的想法而来,没想到,几次切磋,轮椅剑客的表现让不少陪练剑手感到汗颜。原来,由于下身被牵制,轮椅击剑选手的上半身技巧往往更为强大。前来陪练的体工队选手还经常成为轮椅剑客的手下败将。
    “其实这是互相促进的,从残疾运动员身上,不少正常人选手都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所以上海击剑队、虹口击剑队都特别帮忙,我们一有大赛就找他们来练习,他们也很喜欢和我们队员打比赛,互相提高。”万教练笑言道。
    谈起此次花剑团体夺冠功臣张蕾和张冲,万教练特别有感触:“他们两人都是很有个性的运动员”。原来,他俩一个是爱动脑筋的机灵派,一个是内向慢热的稳重派。
    24岁的张蕾最大的缺点竟是喜欢耍小聪明。“击剑要求选手集智慧、速度、灵敏于一身,张蕾平时训练经常‘偷懒’,什么时候应该豪迈霸气,什么时候应该暗藏几招,他心里非常清楚”,万教练显然为拥有这样一位得意门生而开心不已。2004年雅典残奥会轮椅击剑亚军对于张蕾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这一次能够圆梦男花个人和团体的冠军,也意味着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
    已经成家的张冲则更显上海男人的稳重与成熟,比赛时不管是输是赢,张冲都是一脸剑客的沉静,从不表现在行动上。“他跑上来两场一般都会输,但接下来就慢慢进入状态,拿下比赛”。参加世锦赛前夕,为了让张冲尽快进入状态,万教练把张冲安排在最后一个集训,平日里队伍出征比赛,万教练也总是让张冲做队长,这让原本不擅言辞的张冲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仲维萍  拿下团体期待个人
    这是一次零的突破,中国女子重剑队获得世锦赛团体冠军,刷新了中国剑客团体赛从未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的历史。上海姑娘仲维萍刚回到北京,就被记者的采访电话给逮个正着。
    问及此次大赛获胜的关键因素,仲维萍脱口而出:“当然是心态了,这次我们四个发挥得都特别好,比赛节奏抓得很稳,当年奥运会我们26比45输给法国,这次我们把比分倒了过来,45比26赢了她们。”
    小细节往往能反映大场面。“记得决赛刚开始时,我们的剑已交去检查,大家在场内拉伸韧带。这时,我看到一旁的法国队还没交剑,正穿着击剑服在那比划。当时我们四个人就觉得特别逗,心里已经有了胜利预感——准备活动她们做了那么久,显然她们比我们紧张多了,我们一定会胜。”
    击剑场上,胜负往往在一刹那之间。
    “2008北京奥运会取消了女子重剑团体比赛,我们都觉得世锦赛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一定要证明自己。”说起奥运,依然耿耿于怀,仲维萍告诉记者:“这次赢得胜利的那天,我才睡了4个小时,太兴奋了,我们花了一年备战,就磨这一剑。”
    家乡上海,始终是小姑娘心中的牵挂。“本来队里不放假直接备战多哈亚运会,看我们比赛成绩出色,才特别放一星期假呢。明天回去直接去医院看爸爸”。原来,世锦赛比赛前一周,仲爸爸因病住院了,虽然心里很担心爸爸的身体,但即将征战都灵的她还是稳住心态,“这次回去给爸爸看我的金牌作为弥补,平时训练根本回不了家”。
    在击剑队里,曾有个笑话——有教练评说,按中国四大美女来算,四朵金花中,张莉算是王昭君,李娜是貂蝉,仲维萍则是西施。
    身高1.72米的仲维萍在重剑队里算是小个子,骨子里的上海风情让仲维萍别样娇俏。而事实上,赛场上的她却是一名不容小觑的对手。仲维萍笑言自己是训练时被罚跑最多的一个,“赵刚教练让我们练习处理前三剑的能力时,我总是不够珍惜。往往刚得几分,就被对手扳回去了,有时一个上午的训练我会被罚6个往返跑。”虽然团体冠军有份,但仲维萍对于自己没拿过世界杯个人冠军始终耿耿于怀:“我不但喜欢能和队友一起捧金杯,也希望能在个人赛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