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党务公开  德育之窗  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  教工之家  师资队伍  健康促进  文明校园  预决算公开栏  校长信箱 
相关内容列表
 
 
 

《笛梦》教学设计
2006-08-27  作者(来源):零陵中学 陆宁昌

【教学目标】

1、学生从预习阅读中提炼出对本文意象的理解,初步建立自己对小说中象征手法表现的哲理内涵的看法,能对意象内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

2、通过探讨,将自己理解的问题与同学充分交流,体会生命中的冷峻和沉重,同时提出面对人生成长的种种设想猜测。

3在合作交流、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建立一种阅读信任,肯定他人合理的阅读感受,保留对无法解释的问题兴趣,在期待中形成再阅读渴望,体验阅读研究过程中再创造的快乐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探究诗情哲理的内涵和语言,以及象征手法。

2、人生画卷的多重颜色,对艰难曲折的思想准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1、课前让学生自行查阅解决有关文学知识,如作者、体裁等。课上先理清全文思路(或构思),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2、质疑并探究一些象征意象、哲理语言和难懂之处,互动互学,获得具体认识,使整体印象具体化。

3、点拨象征手法和诗情小说,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整体感悟课文。

4、根据情况,可安排课外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笛梦》是一篇怎样的小说呢?你读后会感到与通常的小说不一样,像童话,像寓言,像一首诗;其中内涵又似乎不能一眼参透,而耐人寻味,运用手法也似曾相识,又别有韵味。

以下我们迅速复读《笛梦》,首先梳理全文思路,有个整体印象,然后质疑和探究具体内容,如一些象征意象、哲理语言和难懂之处,自研和讨论相结合,也就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二、梳理思路

《笛梦》形象地模拟了人生历程,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也是思想感情发展的历程。从无忧无虑的欢乐,到经历朦胧的爱情,再由灰眼汉子导引,遍尝人生百味,积累了丰富深刻的阅历,从容面对沉重的生活。只有直面这生活的沉重,生命才能在不断的追寻中丰富和成熟。

三、品读课文,质疑探究

围绕人生路途中的三次选择,提出不能理解的问题。

(问题主要由学生提出,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1、“我”少年时代出行,陪伴的蜜蜂为什么最后还是“掉转了头向家乡的方向飞去”呢?

2、姑娘布里吉特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没能留住“我”?

3、怎样理解灰眼汉子的歌?灰眼汉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为什么说“从姑娘那儿你已经得到奖赏和赞扬,从此你离她越远,情况就会越好,越可观”?

4、为什么最后在水中照见“我”也成了灰眼年迈之人?

5、题名《笛梦》,为什么全文基本没有写笛呢?

……

1、明确:也许意味着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的怀念,回眸童年,像是回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这里的“家乡”,还有前段末尾“我”“回首对故乡寄予告别的一瞥”的“故乡”,不仅是个空间概念,也是个时间概念,暗示少小时代,他一去不复返了,带着淡淡的也是深深的留恋。蜜蜂也许退回到自己心中构筑的避风港去了,不敢继续挑战现实,与后文的人生道路是不同岔道口的选择。

2、明确:布里吉特也许意味着朦胧的爱情,而“我”有着更远的人生目标,没被留住。也许人生常要经历两难选择、多条岔道,总要留下遗憾而令人回味的过去吧。

3、明确:灰眼汉子也许是个饱经世故的哲人,他的歌要比年轻单纯的“我”的歌要深刻丰富得多,充满了人生沧桑多方面的体验,穿透了自然、爱、生命和世界的表象,直达赤裸裸的本真,不惜揭示苦难、邪恶和黑暗,歌味也特别地苍凉而神秘。他的歌对“我”是一种点化。他的严肃、深沉、苍凉是生活磨练使然,心地依然善良,仍然有发现美和希望的眼睛,他歌唱黑暗中的光明,歌唱爱情,对“我”热忱地帮助,“他向我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目光中似乎含有一种悲切的善意,灰色眼睛里充满着痛苦和对世界美景的憧憬”。他说离姑娘越远越好,也许是认为“我”如果要真正领略人生真谛,成为哲人,不得不抓大放小,超越世俗的感情。

4、明确:“我”经历生活的磨难和教育,终于接受了灰眼汉子的观念和情感,也成为了生活的哲人。在“我”也变成灰眼汉子之前,有这么一段话,表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我知道我已经不能呼唤那个汉子。真理就像寒流一样沁入我的肌肤,使我慢慢地得以领会。”

5、明确:“笛”是理想的象征,充满了乐观和童年的欢乐,但那只是一个“梦”,一个幻想,会被现实改变或击碎的。文中的“我”,虽然没有带笛上路,却是带着“笛梦”上路的,渐渐在生活中磨去了幻想,只留下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四、点拨象征手法和诗情小说,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次从整体感悟课文

1、象征手法

与《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等文章一样,《笛梦》多用象征手法。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象征意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某种特殊意义,它往往是一个形象体系贯穿在作品中,往往带有哲理和诗情,内涵深邃、多义而广泛,超越形象而暗示观念,不能一下参透,而要反复涵泳,由表及里。同比喻作比较,比喻只取两事物的相似点,只为了某句某局部的表达形象生动。而寓言虽有深意,但内容浅显、单义、定向,不如象征耐人咀嚼。

《笛梦》用了组合的象征意象。其中人物象征了人生各个年龄段,以及各个年龄段所共有和特有的性格特征。情节是一段游历过程,其实也就是象征人生旅程。包括那条河,也应是生活之河,一路景色变化很大,由美丽明朗而到黑暗幽深,应是不同生活阅历的人眼中的环境。歌的象征,就是一曲曲对生活的解读。许多象征意象组合起来,又构成了整篇作品的象征意蕴。

2、诗情小说

往往是情节淡化而诗意浓化,主观感情色彩强烈地投射于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上,借助于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因素来渗透于内容而产生诗意,用象征等手法产生诗意。它不靠情节离奇曲折来吸引眼球,却是更加贴近生活的本真,揭示思想感情的内核。《笛梦》的诗情就是这样的。全文也有一条感情线索,从青少年时期的优美,到与姑娘离别的凄美,到灰眼汉子的“恶之花”和沉郁美,到文末沿着神秘河流,穿过黑夜前行的悲壮之美,全文成为一首深沉的抒情诗。

五、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选读诗情小说、象征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生命中有许多远行和追寻,如《神曲》中的上天入地,还有《奥德赛》中跋山涉水,《浮士德》中浮士德的不懈追求,比较种种追寻,真正领会文章主旨。

 

附: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最后的骑士

 

1946年,二次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人们对德国法西斯的憎恨还未稍减。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一1962)因“在悲剧百出的年代里,为真正人道主义而战的武器”而获得当年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黑塞的小说每经一次战争便风行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稍迟的越南战争后,都曾出现“黑塞热”,使黑塞成为当今国际文坛上出版和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之一。

黑塞出生在德国南部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镇。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因而黑塞自幼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长大。

黑塞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他从来不曾想成为任何种类的大人物,而是希望成为一个魔术师,可以躲藏在隐帽下面做好事,可以“使死人复活”,“让苹果在冬天生长”。这种天生的浪漫气质,加上黑塞整个青少年时代所汲取神营养,使他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世界观。

黑塞“从13岁就明白自己要就是成为诗人,要就是什么都不是”,但父母要让这个自幼显示出艺术天分的孩子学宗教。15岁的黑塞被迫考入了毛尔布隆重神学院,但不到半年就逃了出来,以自杀使得父母不敢再加干涉,顺其自然。他当过学徒工、书店的小伙计等。一面谋生,一面阅读和写作。后来他回忆这段生活时说;“在我16岁至20岁时,不仅用许多纸张写满了我最初的诗歌习作,而且在那几年中几乎读完了一半的文学史。”1898年,21岁的黑塞巨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却都未能得到公众承认。及至塞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问世,在德国引起轰动,获得包恩费尔德奖金,才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基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挺身而出,发表了《啊,朋友,不要这种腔调》的反战文章,触怒了德国目主义者,遭到他们御用报刊的围攻,使黑塞家庭失和,又失去生活来源,几乎精神失常。在他发表的小说《德米安》里,就揭示了一个青年人由于反战而被视为叛国,产生了心理分裂的痛苦。

1923年,黑塞放弃了德国国籍,尔后发表了长篇小说《荒原狼》,表述了一代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精神苦闷。

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激战正酣的时刻,黑塞完成了自己最后一篇小说《玻璃球游戏》,提出了教育救世的理想。

战后的几年内,黑塞获得了多项大奖,除诺贝尔奖外,还有“歌德奖金”、拉贝尔奖金和德国图书和平奖,被誉“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

1962年8月8日,黑塞在听完莫扎特一首钢琴协奏曲之后,与世长辞。

 

 

 

板书设计:

笛 梦     黑塞

 


 

童年生活的优美,

与姑娘离别的凄美,

灰眼汉子的“恶之花”和沉郁美,

黑夜前行的悲壮之美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