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品读、复述中感悟——《背影》的教案设计说明
学会研究,学会学习(说课稿)
“咬文嚼字”系列之《常用别字辨析》的授课思路
新课程下说课一则——谈小说《笛梦》的授课思路
也谈开好主题班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2004全新的一年》主题班会后记
浅述初中文言文释词教学
浅谈背诵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试论讨论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重视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谈谈多音字的辨析
古诗词探究性学习之设想
语文“实用教育观”的历史审视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教师心态调查
 
 
 

对“育人典故”的三思
2006-09-06  作者(来源):零陵中学 陆宁昌

如今的学校德育工作注重挖掘古代经典的育人故事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案例的确值得深入挖掘,在新时期,发挥其育人的效能。然而,在运用这些育人典故素材的过程中,却无形地走入有违“育人规律”的教育误区。教师如果不恰当地将这些“育人典故”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其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深刻持久和无形的。

一 重新审视“育人典故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曾子杀猪明不欺”、“弈秋学弈”等常常被作为“育人典故”,来传承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在此其中,我们教师扮演着“孟母”“曾子”“弈秋”的育人角色,为孩子树立成功者的教育形象,将“孟母”等教育者当成今日为师育人的典范。我们在赞赏他们教子有方的同时,却忽略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法是否适用所有人。孟子成才,固然可喜,但把“孟子”换成“某子”,孟母的教子之法还行否?我们正面临着新课程理念的审视,孟母教子之类的“育人典故”值得三思!

比如,“断织教子”,说的是孟子少年读书时,有一次,孟子很早就从学堂跑回家,孟母正在堂前织布,很感痛心,非常生气,“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孟子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连忙问母亲上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难过。孟母语重心长地说:“读书就跟织布一样,中途废学,不求上进,不就等于用剪刀绞断纱线,使我织不成布一样吗?”从此之后,孟子牢记母亲的话,起早贪黑,刻苦读书,长大成了思想家。

故事中孟母对孩子严格要求为人称道,于是引申到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老师对学生发火、指责,认为是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负责表现,学生要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这个“育人之道”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我们忽视了此时幼年孟子在接受母亲严格要求时的内心活动。设想一下,当“孟母”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年幼的孟子是在充满畏惧心理的压力之下接受勤奋学习的道理,然而给他留下的心理却是阴暗的:暴力可以让人服从道理,织好的纱布可以一瞬被毁,劳动成果可以不得到尊重……

孟子很小,没有反抗,但受到恐惧而产生心理阴影,换成“某子”而言,可能会产生犯错带来的心理安全危机,由此影响到“某子”的一生成长。

二 育人不在“逼”人

那么育人问题,我们采取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最好的方式是了解实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理解学生,用学生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方式在生活中体验、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由学生“心理内驱”作出自我修正,从而将育人过程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003年9月,高中文理分班后,我担任理科班的班主任。第一天,我走进教室,废纸篓里的垃圾塞得满满的,教室里男生居多,他们熟视无睹的喧闹,有人做出乔丹的动作,一道白色的弧线划过教室,我不知道我是离开教室还是待在那里……纸团落到篓中又弹到地上。

高三学生已不像幼年的孟子,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我知道只要我大吼一声或是重敲讲台,教室会立刻出现片刻的安静,沸腾的气泡会在破灭的瞬间再起伏,但我不会再有气力和勇气做第二次努力。

“我们都是理科班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不会比别人差。我们来做个推理实验题。”我出乎意料的提问让男孩们平静下来。

“若两辆外形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内就会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假设我们将完好的这辆车,在窗户上凿一个洞,我们推想一下这辆车的境况。”

学生达成一个共识:这辆完好的车也被破坏得面目全非。

“为什么呢?”我问。

“坏的东西,让它再破一些也无妨。”一个直爽的声音回答道。学生中没有一丝沉思的面容。

“的确,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不会人心损坏它;而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肆意地损坏,加大其残破的程度。”

学生们开始关注我的话题。

“我们用这个与道德没有多少关联的事,在我们身边做一个试验,看看结果会是怎样。”做试验最能体现出一个人观察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最适合男孩的理性思考。

“试验地点就在我们班级教室。譬如,今天我们的教室的垃圾,试验的内容就是观察这种垃圾产生的成因与刚才那个故事有没有原理上的相通之处。试验期限一周,同学们将每天观察的结果进行实况记录,最后得出试验结论。”

学生们很配合,做了一个星期的实验观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环境卫生发生了变化,教室的卫生状况在一天天好转。学生们交上来的试验记录普遍反映的是:当教室里有人随意扔垃圾而又无人清扫时,这天教室的环境就较差,谁都毫无顾忌地将垃圾随意丢置;当教室打扫干净,地面没有垃圾时,大家都特别注意,地面有了垃圾同学们都会及时处理,由此可知,这与一周前讲述的故事有相通之处。有位同学联想到过马路闯红灯的从众效应,在试验中我们共同发现了生活中种种“破窗户效应”。

三 育人更需创新

人们都有这种“破窗户效应”的心理惯性,作为班主任,我有必要将这种心理习惯引入到我们的教育中来。许多学生学习不理想,多半是这种心理习惯在起作用。他们在一个“破窗户环境”中就会变得自暴自弃,面对社会、面对家庭缺乏信心,无所顾及。作为一个班主任,要给有这种自弃“破窗户”心理的学生以弥补,让他们的人生充满自信的阳光,而不是以恐吓、指责来修补好这扇“破窗户”。

俗话说,“你能把牛牵到水边,也无法硬叫它喝水。”然而,现代“孟母”为了达到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经常使用说教、诱惑、恐吓、指责等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逼牛喝水”的“教子”“育人”之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教育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情感和真诚、自信,它养成了学生驯服的性格。”当教育失落于真诚自信的人文,失落于理解关怀的生活,失落了善的本义,它就不可能震憾学生的灵魂,其效果也就不可能持久。

因而,面对传统的“育人典故”,要对其以三思,在传承中改进教育方式,创新育人之策,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接受教师的教育。

罗杰斯曾指出:“人们拒绝接受他们认为与他们自己的看法不一致或不相容的情感。”并要教师“试图像学生看待并感觉世界那样去感知学生的世界,而且要在学生有了自我感觉时,向学生传递他对学生自我感知的理解。”由此,我们教师在对学生教育时,要理解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当我们教师懂得这些时,育人又何必“断织”呢?

 

 

 

 

 

此文收入《人文·师爱·育德》一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上海市零陵中学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451号  邮编:200032 电话:64170746
建议使用ie6或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